“胡适还是鲁迅”命题的提出及其文化意蕴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e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论二十世纪的文化史和思想史,无论如何,我们也绕不过胡适和鲁迅。作为这个特殊的世纪天穹上镶嵌着的两颗文化巨星,他们散发出的光芒是如此炽烈,达到了令人目眩神迷的程度。他们对中国现代文化施加的影响是如此强劲和博大,以至于后人在思考和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能够完全跳脱他们拓荒的足迹另辟新路。某种意义上来说,把握住了胡适和鲁迅,就把握住了二十世纪文化与思想的命脉。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中国大陆上长期出现了“一边倒”的局面。鲁迅被“钦定”为“现代中国的圣人”,胡适则变成一个头戴多顶帽子、臭名昭著的“反动人物”。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经济改革、思想开放的深入,这种奇特景观才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进而,在二十世纪末,“胡适还是鲁迅”的问题终于浮出水面。本文认为,“胡适还是鲁迅”命题的提出有两个阶段:第一,1998年3月,《读书》杂志组织发起了林贤治《人间鲁迅》再版发行研讨会。根据《纪要》,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有钱理群、王富仁、朱正、邵燕祥、张梦阳、牛汉、王得后、谢泳、林贤治等一批重量级的“鲁研”高手。尽管大家主要围绕鲁迅本身和鲁迅研究的有关问题发言,与胡适相关的某些重要问题还是不可避免地被涉及到。命题提出的第二个阶段从李慎之先生2000年10月撰写的《回归五四学习民主——给舒芜谈鲁迅、胡适和启蒙的信》开始。作为资深革命者、理论家,李慎之提出“鲁迅不如胡适”的大命题,并从“胡适钟情改良,主立;鲁迅倾心革命,主破”等多个层面进行论证。此信发表,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轩然大波。其中林贤治以公开信形式发表的答辩文章最为锋锐,对李慎之先生进行了寸步不让而又不失友好的辩驳。至此,“胡适还是鲁迅”的重大文化命题被彻底展现出来。本文追溯了这一世纪末思想史的重大论争之过程,并就此问题发表了若干见解。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侯仁之先生对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学的创建及其对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学理论建设的贡献,论述了近三十年来中国历史城市地理研究及其理论建设上的新进展,探讨了环
期刊
海洋拥有浩瀚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日益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托。进入21世纪以来,开发利用海洋成为解决陆地资源逐渐匮乏问题、开辟生存发展空间、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
生物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生物科学的内在动力。对于学生尤其是处于初高中过渡阶段的高一学生来说,学习兴趣及其重要。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提高生物
产品空间理论提出十年来倍受国内外学术界关注,并被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等国际机构广泛应用。该理论是基于产业聚类异质性及其邻近关系,应用复杂网络刻画产业结构并研究产业升级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叶灵凤及其小说创作较少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直至八九十年代,伴随着文学话语环境的自由性增强,关于叶灵凤的研究才得以进一步发展。性爱问题,一直都是古今中
目的:观察鼻息肉(NP)患者外周血Th17和Foxp3+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及其与临床病情的关系,初步探讨Th17/Treg细胞的比率失衡在N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NP
本文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抗氧化测定方法,检测分析了22种葡萄酒的抗氧化性。测定结果表明:22种葡萄酒样品均具有抗氧化性,但因葡萄酒品种、产区及年份的不同而具有显著差异。
本文以吴宓的诗歌理论为核心,在简要概括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全新的视角,对吴宓诗论的哲学基础和会通视野作了理论分析,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对吴宓的主要诗论作细致的文本解
本文通过总结广州医学院组团成立赛事定点医疗门诊部,顺利完成"两赛"医疗保障任务的实践经验,认为建立高效运行团队,充分发挥组团优势,有效利用管理、外联、医疗、护理、后勤等
<正>前不久,中拍协法律咨询委员会举办了一场"拍卖纠纷处置研讨会",召集法律专家和有关拍卖企业就近年来行业内多发、频发的拍卖纠纷作了一次全面的总结。现将笔者在先前和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