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尼华文教育曾中断三十多年。三十多年的中断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主要的问题有: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存在严重的老龄化现象;性别结构不合理,男女所占的比例相当不协调;教师普遍学历偏低、中文水平偏低,几乎没有学习过师范类课程,缺乏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知识。1999年,印尼文教部颁布第269号决定书,规定民间机构可以自行开办华文补习班。此后,印尼华文教育事业迅速发展起来。此间,各地华文教学协调机构纷纷成立。许多大学设置了中文专业课程,为数不少的中小学校开始开设华文课(必修课或选修课),三语(印尼语、汉语、英语)学校纷纷出现,华文补习班迅速繁荣起来。然而,在一派繁华和热闹的表象背后,汉语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尽管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印尼的汉语教育毕竟有其特殊的一面,倘若我们只满足于现状,不及时对印尼汉语教育事业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不能诊断出潜在的问题,不能寻找最佳的解决办法,那么印尼汉语教育的短期繁荣将潜在着危机。
论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汉语教学在印尼的历史发展,确定研究的问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部分,着重分析了校本管理、学校效能、CIPP模型以及校本管理与印尼华文教学项目蓬勃发展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是研究方法和研究假设。第四部分是调查发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向政府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作者最后建议,基于汉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以及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常用工作语言的判断,印尼国家教育部应鼓励本地汉语教师和汉语教育志愿者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城市、摄政及省级领导应该提供汉语教学的设备和基础设施。高中校长应当通过自主学校设置汉语教学课程,有利于高中毕业生求职及同中国人开展贸易交流。汉语教师不仅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语法上,还应当注重会话交流,这样学生才可以积极使用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