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振动声信号便携式检测系统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网系统中高压并联电抗器、电力变压器等大型电力设备在运行时由于电磁力的影响会持续不断地进行低频振动,发出低频振动噪声。经过长时间持续不断地运行,电力设备内部会逐渐出现机械故障,随着时间推移,故障程度越来越重,很容易引起局部短路,引发火灾、大面积停电等事故。因此,研发针对电力设备的便携式检测设备,在电力设备的故障初期及时发现电力设备内部潜在的故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电力设备振动声信号便携式检测系统,基于JavaFX图形化框架开发了电力设备振动声信号数据采集软件,并进行了振动声信号采集测试,测试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分析研究了高压并联电抗器振动声信号,确认了信号由100Hz基频及其高次谐波组成,发现大部分信号在100Hz处的频率分量最强,不同信号的区别在于各频率分量频率幅度不同;对比研究了正常电抗器与故障电抗器的振动声信号,发现故障设备的归一化平均振动声信号的能量相对比较集中于100Hz基频处,而正常设备在各谐波上的频率分量强度相对较为分散;基于上述电抗器振动声信号分析结论,利用便携式检测系统采集的多种模拟设备不同工况的振动声信号使用神经网络进行了分类检测实验,其中在时域使用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检测效果最好,其正确率、平均精确率、平均召回率、平均F度量分别达到了95.10%、95.73%、95.87%、95.79%,验证了便携式检测系统采集方式的有效性,此外,利用千鹏诊断公司机械故障模拟平台的公开模拟故障振动信号数据集使用神经网络进行了分类检测实验,其中在时域使用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检测效果最好,其正确率、平均精确率、平均召回率、平均F度量分别达到了96.86%、97.44%、96.70%、96.78%,验证了使用神经网络进行电力设备故障诊断的可行性;在振动声信号采集软件和神经网络诊断算法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电力设备振动声信号诊断软件,电力设备振动声信号诊断软件与便携式检测系统的硬件设备共同组成了电力设备振动声信号便携式检测系统,帮助电力设备巡检工作人员进行电力设备故障检测。
其他文献
小学教师培训,对于我国教育的发展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对于这部分老师培训效果的好坏,将会直接对于小学教学形成影响。我国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在加强对于小学教师培训的推进,但是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往往和预期差距较大,其中原的因也较为复杂,但是培训管理的问题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加强对于小学老师培训管理十分关键。本文针对学者目前对于小学教师培训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地梳理,将部分十分宝贵的研究成果运用了本
学位
学位
2020年初,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各省市中小学春季开学延迟到了五月份,为了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学生开始了线上学习.由于疫情的突发性,以及没有可以借鉴的成熟的教学模式,老师们只能是赶鸭子上架,边教边学边实验,虽然线上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学生的线上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疫情发生之后,增强学生的线上学习效果是数学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需要一方面深度分析学生的线上学习实际,另一方面
高精密度光纤工艺在线测量在光纤器件制造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测量精度决定着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制造功率上限和光纤传感器的制造精度。传统的方法然而传统的方法存在测量精度低、测量种类少和测量速度慢等问题,因此如何对光纤工艺进行快速准确的测量成为了一个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针对传统方法的不足,本文结合图像处理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光纤工艺测量装置,提高了光纤工艺的测量精度、测量范围和测量速度。本文主要工作是开发
学位
石墨烯和Cu增强Al基复合材料均具有电导率高、强度高的特点,是很有发展前景的电缆材料。但它们在制备过程中易生成金属间化合物且材料的均匀性差,这限制了其的广泛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以石墨烯和Cu增强Al基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机械搅拌法、化学法和球磨法制备混合粉末,再采用SPS技术烧结成形,研究关键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对于Cu增强Al基复合材料,混粉方式、Cu粉粒径和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亚投行”等战略的稳步推进,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来自世界各地在华从事文化交流、商务活动、教育合作的外籍人员不断增多,会议口译变得愈加频繁。口译员已经成为对外合作交流不可或缺的角色,与此同时,对于口译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要求也在不断升级:口译员在具备翻译语言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还应充分考虑目的语听众的文化背景及接受能力,以达到更高水平的翻译效果。该
命名实体识别是指识别出文本中存在的命名实体并对其进行标注,其应用范围广泛,是信息抽取、机器翻译和知识图谱等诸多任务的重要技术根基。如何利用深度学习技术从中文文本中自动、准确、快速地识别出命名实体,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首先详细介绍了Bi LSTM-CRF框架的原理和存在的局限性。目前基于字符向量的Bi LSTM-CRF模型成为主流方法,但在文本表示、特征提取、模型训练效率等方面存在局限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