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与数值仿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spi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叠合梁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将预制与现浇工艺相结合,与现浇梁相比,具有施工方便、节约模板、缩短工期、降低造价等优点,与预制装配式梁相比,具有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其效益已为众多工程实践所证实,大力发展和研究这种结构是符合我国工程建设需要的。本文在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的受力性能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试验全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结构方面的研究现状,系统归纳了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法作为设计理论的优点和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整理了20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其中2根为对比梁)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在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的承载力、变形和裂缝特性,以及“荷载预应力”、“应力超前”、“压应变滞后”的产生机理。系统阐述了混凝土非线性理论,包括破坏准则(单轴和多轴)、本构模型(Ottosen非线性弹性全量模型和弹塑性本构模型)和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整体式、分离式和组合式模型)。对本次模拟中两种主要单元Solid65和Pipe20的特性和应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软件中混凝土的屈服准则、裂缝模式、压碎处理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考虑到钢筋和混凝土的联合作用,采用分离式模型,裂缝采用片状裂缝模式,不考虑混凝土的压碎,根据本次试验的特点,利用ANSYS中单元生死功能和重起动技术来解决试验梁二次浇筑和二次受力特性。本文在已有的混凝土叠合结构研究成果基础上,考虑其自身受力的特点,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的力学模型,分析了在二次荷载作用下从加载到破坏的全过程,得到了试验梁的承载力和变形,以及应变和应力的全过程变化曲线,对“荷载预应力”、“应力超前”和“应变滞后”这些叠合结构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间接得到了试验梁裂缝宽度值。经过对比分析,数值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证明用ANSYS来分析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结构是可行的,数值模拟结果是可靠的。在国内外叠合面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叠合面剪切滑移数值模型,分析了叠合梁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叠合面的抗剪性能,与试验内容和数据相近的山东建筑科学研究院和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研究成果对比分析,得出本次试验叠合梁不会发生叠合面剪切破坏而引起的构件破坏,即叠合面能保证整个梁的正常工作状态。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的工程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最后,对本文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并就该课题的进一步深化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车辆的迅速增加,在大中城市特别是经济繁华的商业区附近,很多车辆因找不到停车场或因停车场管理效率低而导致交通严重堵塞。现有停车场大多采用人工收费方式进行管理,少量停
知识观问题,是人们对于知识的基本看法、见解与信念,是人们对知识的本质、来源、范围、价值标准等的种种假设,是人们关于知识问题的总体的认识和基本的观点。知识观问题一直
为评价6种常规农药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治效果,特开展田间实验,结果表明,在纹枯病重发情况下24%井冈霉素AAS、28%井冈霉素ASP、240 g/L噻呋酰胺SC、10%己唑醇SC和30%苯
动态联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各自在诸如设计、制造、分销等领域具有独特核心能力的商业过程和盟员企业,为了实现技能共享和成本分担,以把握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而相互联
<正>【案例】执教人教版《纪昌学射》一课,我抓住"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引导学生体会纪昌学射的艰辛。师:什么是"注视"?生:就是长
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日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X射线荧光数据分析与处理领域,运用嵌入式系统的设计理念,成功研制了低功耗、小体积的X射线荧光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使用嵌入式ARM
信息处理量巨大是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主要瓶颈之一,应用网格技术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对供应链物流信息资源共享进行研究,提出基于网格的供应链物流信息资源共享模型,将该
当前煤矿资源的采取,有效拉动国家经济的发展,但矿井事故不断发生,由于工作环境的限制,致使工作人员无法进行施救,救援机器人的出现可有效替代工作人员进行施救。对煤矿事故
<正>词串识字是近十来年新出现的、深受教师和学生欢迎的一种识字课文模式。什么是词串识字呢?表面看来,这类识字课文好像是几行排列整齐、毫不相干的词语,其实它们是联系紧
提出了一个含立方项的新三维连续自治混沌系统,该系统包含3个参数.其中前两个方程各含有一个非线性乘积项,第三个方程包含一个立方项.对新混沌系统的平衡点稳定性、功率谱、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