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科学”和“理性主体”的重建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xujinji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这一概念是理解中国现代性的一个核心范畴。这个概念最早被移植到中国的时候,中国知识分子们将它理解为一种人生及道德哲学。许多知识分子认为,能够以这一“科学”概念来解决一切问题,与此相反,另一些人则不同意这种观点。在“科学”中国化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是决定性的。在1949年以后的历史流变之中,这种影响变成了一种桎梏。“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就是真理的单一性或客观性一按照“自然辩证法”的原理,“真理”并不是由人构造的,它本身就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因此,正如邹谠和洪子诚所恰当地概括,整个中国社会只能陷入“一体化”的陷阱之中。“文革”即是这一“一体化”的登峰造极。这就是1980年代“科学”概念重新引发中国知识界关注的知识背景。在五四时代,“科学”这一概念同时含有马克思主义的含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但对于1980年代一“新时期”的知识分子而言,他们所要挑战的却是“科学化的马克思主义”或其思想原理即“自然辩证法”。《导论》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学术界“重返八十年代”工作的问题意识。在汪晖、贺桂梅等学者有影响力的论述里,1980年代被评价为“走向现代化”或“走向市场经济”的年代。本论文认为,这样的观点简化了1980年代的中国思想,遮蔽了这一时代中国思想与现实、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思想的互动。有必要通过历史化,通过重返八十年代,来重新讨论这个时代的“政治无意识”与“情感结构”。第一章主要考察“理性主体”的理论含义以及“科学”概念在当代中国思想史上的意义,继而追问“理性”和“科学”概念在1980年代的文化空间里的位置和功能。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科学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1980年代的知识分子关注“科学”,不仅仅关注其自然科学的性质,其实,他们要强调的是科学的“社会性功能”。第三章考察“走向未来”丛书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探索了“理性主体”的思想原理。第四章讨论“走向未来”丛书的历史观问题。与一般认为“走向未来”丛书的历史观是西方中心主义的不同,本论文通过理论辨析和文本解读,重新评价“走向未来”丛书的历史观,尤其是“超稳定结构”论及其寓言性的创造性意义。结论是与汪晖等学者所建构的八十年代的知识景观不同,我们可以把1980年代放置在更复杂的维度中、放置在更充满理论与现实张力的文化政治空间加以理解。我们会发现,1980年代留下的思想遗产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丰富得多。它理应成为我们理解历史和走向未来的重要思想资源。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以及披露现状。我们首先界定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六大类共十七小类内容;然后通过对计量方法的文献回顾,提
本文在分析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公允价值的概念、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以及公允价值层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悉。公
根据期权定价模型,多元化降低了公司风险,但其受益者是债权人,而不是股东,这使得公司部分财富从股东手中转移到债权人手中,由此降低了股东财富,因此,多元化可能并不为股东所
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故事梗概■毛姆(英)原著■潘小松缩写威廉·萨莫塞特·毛姆(1874—1965),英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一生有五六十部作品行世。代表作品有《人生的枷锁》、《刀锋》和《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实践应用中的困惑及其与理想目标的背离,引发了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应用乏力的反思。以国际主流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为主轴,本文系统地描述和剖析了其思想起源
假释作为一项最基本的社区矫正处罚措施,是对社区矫正种类的重要发展。假释制度起源于英属殖民地澳大利亚,是历史最为悠久且现实运用最为广泛的刑罚执行制度之一,至今已经发
<正>一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玉器以其特有的品位和属性,融入到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以红山文化玉器和良渚文化玉器为代表,形成了第一次发展高潮;至商代
目的建立卵巢氧化应激的小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估,观察姜黄素干预小鼠卵巢氧化应激后小鼠卵巢组织中氧化标志物含量、组织形态学变化、P66Shc蛋白的表达以及细胞增殖的情况。研
人是社会存在的主体,是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有了人的存在才有社会与社会相关联的其他存在。人是社会资源的创造者,是最宝贵的资源,纵观现代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其本质是人的
《弟子规》对当代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重要意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有助于增进学生尊老敬长的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