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了文献查阅、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基础性研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在研究中紧扣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这一主题,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静态描述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山东省竞技体操运动员梯队建设不够合理,二、三线队员数量相对不足。1993~1996年间出生的运动员数量太少,致使一、二线年龄段的衔接较为薄弱。
2.山东省竞技体操教练员整体队伍规模较小,人数偏少。随着老一批优秀教练员的退出,后继衔接还未跟上,目前正处于新一轮建设当中。教练员科研能力总体偏弱。各地市教练员与运动员的数量搭配比率不均衡,青岛、济南较大,淄博、济宁较小。
3.山东省竞技体操裁判员总体比较敬业,但大部分来自非中立单位,成为影响山东省竞技体操比赛公正性的一个不确定性因素。
4.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系统主要由内部流动环节、中间保障系统和外在社会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其中,内部流动环节包括:选材环节、育才环节、成才环节;中间保障系统主要包括:体制保障、物质保障、生源保障、社会保障;外在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
5.山东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内部流动环节主要存有以下几个问题:
(1)选材意识薄弱,观念陈旧,时机不恰当,手段落后,对心理选材不够重视。
(2)训练缺少长远规划与宏观指导,训练时数不合理,训练目标较为分散,训练方法落后,不能及时得到先进理论与科学技术的指导,训练恢复得不到足够重视,带队交流较少。
(3)比赛密度小、级别低,还未建立起完善的运动员注册和监管体制,竞赛结果的评定方式造成了部分单位对比赛结果的过分看重。
(4)输送率总体偏低,各地市之间输送率差距较大,青岛最高,济宁最低。
6.山东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中间保障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仍然是政府主导型管理体制,“金字塔”型训练体制,省体育局统一规划、地市体育局和教委联合出资的竞赛体制。 (2)群众基础薄弱,生源短缺,社会影响力小,社会认可度较低。
(3)各地市单位对器材的维修保养不够,运动员的食宿和医务监督条件较差,经费来源渠道单一。
(4)运动员的再就业、再教育、运动伤害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一直困扰着体操管理部门、运动员及家庭。
7.山东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政治、经济和人文环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提供了支持,但在目前一段时间内,它的运行并未与外在社会环境完全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