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道面水膜厚度感知与预测方法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log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膜厚度是影响道面抗滑能力的重要不可控因素,其厚度分布受道面表面构造、降雨、排水和风向风速等诸多因素影响,要实现道面抗滑性能的动态准确评估,其重点是对水膜厚度的准确感知。本文了设计可感知水膜厚度的传感器,基于此提出了适用于机场沥青道面的水膜厚度实时监测和动态预测方法,为道面安全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论文首先基于F-P干涉原理设计了适用于沥青道面水膜厚度监测的传感器,提出了水膜厚度的单点感知方法,通过修正历史数据影响实现了噪声数据剔除和水膜厚度的准确测量,解决了水膜厚度“怎样测”和“测得准”问题。
  其次,通过建立模型将道面表面信息、降雨强度和水膜厚度监测结果相结合,提出了水膜厚度面域感知分析模型,将点监测推广到面域监测,并提出了传感器布设方法建议,解决了水膜厚度“测得广”问题。
  最后,在感知的基础上基于状态空间模型提出了水膜厚度的预估方法,通过卡尔曼递推算法动态更新模型参数和预测结果,可实现2小时内逐分钟的水膜厚度分布预测,并用室内外实验对预估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解决了水膜厚度“测得远”问题。
  基于以上感知方法和模型建立的水膜厚度监测和预测系统,既可为道面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也是机场飞行区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交通拥挤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自适应信号控制可根据交通流的状态及时调整信号控制方案,是缓解交通拥挤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随着城市交通控制数据日益丰富,数据驱动下的强化学习控制策略应运而生,其具有无模型、自学习的特点,符合交通系统的控制需求。然而绝大多数研究从合理性、有效性及算法性能出发对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往往忽略了自适
车辙是沥青路面最为普遍、严重的病害之一,在道路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沥青混合料宏观设计指标相近,抗车辙性能却差异巨大的情况。这种差异是由于沥青混合料内部细观结构的不同造成的,传统的宏观层次的研究方法不再适用,有必要在细观层次上对车辙发生、发展的机理进行研究。  本文基于CT断层扫描的试验特点,改造了现有的车辙试验,使得利用CT研究车辙问题成为可能。通过制作小尺寸车辙板试件,使用黄铜矿集料替换部分
交通大数据具有大样本、高质量、低价格、连续观测的特性,它为交通出行行为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随着我国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的快速增长,依赖于5-10年大规模交通调查的传统模型难以反映真实的城市交通需求状况。因此,有必要对传统交通需求模型的数据基础做出改进,使模型能够对城市交通演变过程进行动态分析和预测。根据数据采集方式,本文把通过主动调查获取的传统交通数据称作主动采集数据(ActivelyCollecte
学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在各大城市逐渐进入网络化运营时代,运营里程快速增加,客流量逐年上升,每日运营时间不断延长,其消耗的能源总量也随之增长。巨大的能耗带来高昂的运营和社会成本,成为了制约城市轨道交通继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城市轨道交通能够釆用节能策略,应用可行有效的节能技术,将能节约大量经济和社会成本,对促进可持续发展,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列车牵引能耗是城市
学位
企业货物运输网络由外部运输系统与内部运输组织模式决定。在电商物流时代,尤其需要识别运输企业运输网络,并总结其运输组织模式。由此明确个性化定制物流的网络特征,并总结重大物流节点布局规律。  本文实证研究城市生活性物流企业网络设施布局,以快递企业与普洛斯(以下简称GLP)为研究对象,使用网络数据分别从国家层面与城市层面全面分析了物流企业运输网络特征,包括物流企业静态设施网络特征与动态网络流特征,并单独
交通系统作为城市重要的生命线系统之一,是保障城市社会经济有序发展的基础。然而,各种各样的异常事件频繁发生,导致交通网络的性能受损,给社会经济带来极大的损失。管理部门通常采用预警和应急的手段被动地应对难以预测的异常事件,往往只能从局部降低异常事件的影响。而在规划和管理阶段重点保护网络中的关键要素提高网络承受异常事件的能力是一种更加主动、全面的方法。  与传统连通性采用0-1变量表示OD对连通状况不同
学位
城市交通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了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及空气质量的恶化。相关部门为了治理大气污染以及评估相应的节能减排政策,需要进行全路网排放量的计算(机动车排放清单)。而这需要全路网各路段的平均车速和分车型的路段流量作为数据基础。  本文以深圳市关内路网为研究范围,首先将2013年分车型的小时OD,以及12小时总OD,在TransCAD中进行交通分配,得到了所有路段每小时分车型对应的流量及1
学位
基坑工程围护结构与主体地下结构相结合的支护方法已经在一定规模上应用于工程实践,预制构件应用于地下空间结构的工程案例也越来越多,但考虑预制围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新型支护结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比较匮乏,尤其是大断面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作为围护结构方面的研究更是较为稀缺。尤为重要的是,在支护结构受力和变形机理以及计算分析方法、预制构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协调变形机理和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还很不系统,这都在
碎石道床-土质基床直接接触作用的这种结构形式在既有普通铁路中占比大,并产生了大量基床病害。列车荷载下道床-基床界面接触应力是引起基床病害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更真实地掌握有砟轨道铁路路基应力环境和状态,更精确地分析土质路基病害形成机理(尤其是局部病害),本文引入精细化的量测技术即薄膜压力分布测试系统,通过室内有砟轨道-细粒土土质路基循环加载模型试验,对循环加载下碎石道床-土质基床界面“离散型”接触面积
学位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公路设计应“以人为本”,考虑道路使用者安全的设计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但是现有的公路设计和安全评价规范对驾驶人的考虑不足,对线形设计值的约束单一,没有量化的考虑公路组合线形对安全的影响。同时,随着我国东部地区各级公路网的完善,未来公路的主要建设区将转移到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形条件复杂,在建设各级公路时势必会在设计中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