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越轨行为的形成机制及教育反思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jsword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从社会学标签理论的视角出发,聚焦学校场域,通过对“问题学生”真实学校生活的观察与深描,探寻越轨行为的发生机制。本研究发现,学校中普遍存在对“问题学生”区别对待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通过座位区隔的方式,将“问题学生”与优等生分隔或边缘化;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语气、频率、反馈、问题类型等方面差异显著;对学生的批评和表扬方面存在贴标签和强化标签效应的现象;对“问题学生”的规训与惩罚经常施以语言倭化、制造对立、公开羞辱或者漠视放弃等策略。学校中的荣誉和竞选总会隐性的将“问题学生”排除在外。此外,研究表明,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成绩、行为表现和群体特征仍然是他人对其进行评定和贴标签的有效因素,各因素发挥的影响不同,其中学习成绩是最有效的“流通资本”。进一步探究发现,“问题学生”相似的越轨行为背后隐藏着各不相同的越轨动机,大概可归纳为四种类型:为了挑战权威、博取他人的关注、寻求他人的认同及弱者迫不得已的反抗。然而,不论是持有何种越轨动机的“问题学生”,从潜在越轨者发展为真正越轨者的过程中,都必然经历一个持续挣扎与抉择的过程,研究者将该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互动与模仿、标定与归类、顺从与抗拒及排斥与归属。通过对“问题学生”越轨行为形成机制的社会学分析,引发了研究者的反思:为何所有人都明白成绩不能衡量一个学生的全部,但长久以来,学生的地位却始终要随着成绩的变化而不断发生位移和浮动?学校是一个用知识打败无知的场所,还是用知识奴役和毁灭个性的场所?学校规范制度对学生身心两方面的控制,是以学校管理效率为出发点,还是以个体的发展和成长为出发点?优等生与“问题学生”差异的存在是客观事实,教育的目的是要人为的消除差异还是要固化差异?对于个体的发展应该进行预先的筹划和控制还是遵循个性的自然发展?对教师教学态度的批判是否能以点代面?教师无情的背后有多少无人知晓的无奈?本研究并非是要用成熟的理论去套入现实当中,而是想借用标签理论的视角建立一种关系模式,为“问题学生”生存境遇的呈现提供一个分析框架,通过对学校现实情境的勾勒、对教育事实的积累、对所谓的“问题学生”动态的形成过程的深描,力图对“问题学生”给予另一个视角的阐释,多角度、多方位地呈现“问题学生”在当下的窘迫境遇,唤醒人们对学校教育的全面反思。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广告语不仅演化成为一种能够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商品,也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语言学者对其研究已深入到语用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话
死亡教育以死亡学等相关学科为理论基础,注重向人们传授死亡学的基本知识。现代教育不能忽视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死亡教育不仅可以使我们真正
本文借鉴学习需求分析理论,采用Hutchinson和Waters (2002)的需求分析模型为蓝本,自行设计《在华日韩人士商务汉语学习需求调查问卷》,选取上海两所汉语培训机构的商务人士和
人类总是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空间范围,总是要去营造适合于自身工作和学习的环境,制造出能够满足人们生活质量和工作效能的物品,所以人体工程学是建筑、室内、家具、产品等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发展的时间较短暂,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学参考书都比较简单,大多停留在讲解具体操作步骤这些应用的层面。本文所研究的讲学稿教学,是一种新的、有效的课堂
Ⅵ(Visual Identity)系统即“视觉识别”系统,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中最直接、最具有传播力和感染力的部分,它通过直观的、具体的视觉符号来传达企业精神与经营理念,将无形的企
介绍了数据压缩的现状,分析了遥测噪声数据的特点和无损压缩算法的原理。根据噪声数据特点,通过各个算法比较和相关验证性实验,提出了LZ+ARC数据无损压缩算法,重点介绍了该无
随着我国物流、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及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我国快递行业得到飞速发展,很多快递公司为了寻找新的市场陆续开展同城快递业务,在开展同城快递业务之初,配
<正> 1958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原址,创办了河北音乐学院,1959年更名为天津音乐学院,同时,在老一辈音乐教育家和关切音乐教育事业的教职员工的努力下,建立了附属中等音乐学校。附
激励理论是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者在实现其领导职能过程中遵循的重要理论之一。教师虽然不一定是管理者,但教师对其教学对象在思想和行为上具有影响力,这时教师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