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肺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机体心跳停止发生缺血缺氧及复苏后全身缺血再灌注后出现的一组机体功能紊乱的症候群,其特征表现为炎症因子、黏附分子的大量产生和调节异常,机体发生内毒素血症甚至严重的脓毒血症,使组织细胞出现弥漫性损伤,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研究发现复苏后患者2d内血浆内毒素水平显著升高,缺血再灌注会导致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凋亡增加,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肠道粘膜免疫屏障功能在细菌移位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对肠道屏障功能的研究大多在休克和脓毒症方面,而心肺复苏后肠道屏障功能的改变国内尚未见研究,新近观点认为心肺复苏后患者的生存率不仅仅由及时的血流动力学恢复决定,其中心博骤停及复苏所产生的缺血再灌注的病理过程,及后续的器官损伤也有重要关系。本课题拟研究心肺复苏后的大鼠肠道屏障功能,并且探讨其在复苏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可能影响。
研究目的:
本实验采用大鼠电刺激诱发心室颤动和机械性心肺复苏模型,研究复苏成功后大鼠肠道粘膜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功能的改变。
材料和方法:
首先建立大鼠电刺激诱发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和机械性心肺复苏模型,实验动物分为两组:复苏成功组(n=30),对照组(n=30)。复苏成功组和对照组于1,2,3,5,7d距回盲部8cm取回肠标本,制作HE病理片及CD3,CD4,CD8,SIgA浆细胞免疫组化片。镜下观察病理情况,回肠粘膜损伤指数,及半定量法分析免疫组化结果。
结果:
复苏组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统计无差异(p>0.05),基础值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无差异(p>0.05),体重改变情况复苏组与对照组比较,第1d体重变化统计学无差异(p>0.05),第2,3,5,7d体重变化统计学有差异(p<0.01),对照组从第2d开始即出现体重增加并且超过实验前,而复苏组第3d才出现体重增加,且到第7d体重才超过实验前。病理形态观察1,2,3d损伤明显,第3d可以观察到修复现象。回肠粘膜损伤指数两组间第1,2,3d有统计学差异(p<0.01),尤其以第1d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提示复苏后第2,3天CD3,CD4,CD8,SIgA浆细胞减少,统计学有差异(P<0.05),且以CD4,CD8细胞数量减少最为明显。
结论:
(1)心肺复苏后大鼠肠道粘膜机械屏障受损,以第1,2,3d明显,第3d可以观察到修复现象。
(2)心肺复苏后大鼠肠道粘膜免疫屏障受损,CD4,CD8细胞数量减少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