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应激与糖尿病对大鼠牙周炎形成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ruiho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应激与糖尿病对大鼠牙周炎的影响,进一步证实应激与糖尿病在大鼠牙周炎的进程中的协同作用。方法将96只清洁级6-8周龄SD大鼠用正畸结扎丝对其右上颌第一磨牙颈部结扎,结扎丝作为细菌滞留装置诱导牙周炎模型。再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应激+糖尿病+牙周炎组(G1),应激+牙周炎组(G2),糖尿病+牙周炎组(G3),牙周炎组(G4),每组各24只,其中牙周炎组大鼠左上第一磨牙作为空白对照组(G5)。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的方法诱导形成大鼠糖尿病模型,选用限制性应激作为应激给予方式。于第2、3、4、5周后每组随机处死6只大鼠,测量每只大鼠的体重,血糖,血浆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检测每只大鼠的牙槽骨丧失高度(alveolarbone loss,ABL)、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取大鼠上颌骨组织包括牙、牙槽骨及牙周组织进行进行固定、脱钙、脱水、石蜡包埋后进行组织切片,并对切片行常规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牙周组织病理改变,形态学改变;用SP法检测各组大鼠牙周组织中IL-1β,TNF-α的表达。结果:1、G1,G3组大鼠体重逐渐降低,G2组大鼠体重增加缓慢,且G4(G5)>G2>G3>G1,表明应激与糖尿病双重作用下对大鼠生长有负面影响。2、第3周时G2、G1组大鼠血浆皮质酮达到高峰,第4、5周逐渐降低,且G1>G2>G3>G4(G5),G1>G3表明高血糖对大鼠神经系统有影响从而使应激大鼠在机体高血糖情况下皮质酮升高;G3、G1组大鼠血糖偏高,且G1>G3>G2>G4(G5)。3、大鼠牙周栓丝2、3、4、5周后,牙槽骨丧失高度、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均表现出G1>G3>G2>G4>G5,每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4、牙周组织病理改变结果:G1组大鼠牙周组织于第2周时及出现了中重度炎细胞浸润,牙槽嵴顶逐渐下降,第5周时有的吸收至牙根中1/3,牙龈乳头坏死,溃疡,上皮钉突增生,牙周袋深,牙龈纤维不规则排列,破骨细胞活动明显,骨髓腔血管扩张,充血,牙周炎症进展较其余组快速;G3组牙槽骨吸收及炎症情况较G1组轻,较G2组明显,G4组炎症表现最低,G5组牙周组织无明显变化。5、G1组牙周组织IL-1β,TNF-α的表达最明显,G1>G3>G2>G4>G5,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应激对大鼠牙周组织炎症有促进作用,是牙周炎的危险因素。2、应激能使大鼠血糖升高。3、应激与糖尿病能协同加重牙周炎的炎症破坏程度。
其他文献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以前计算平均日最低气温的模型进行了一些改进, 考虑了坡度、坡向和地形相互遮蔽作用对复杂地形下太阳总辐射的影响,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 研
金属低品位矿石以及复杂难选矿石的选别要达到高的指标,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无毒选择性药剂的品种。捕收剂和起泡剂对于改善药剂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国外含铜矿石的实际
大家知道,露天采矿方法之科学而合理的分类,对于研究用露天方法及选择最有效的开采方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所以,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对开采方法的分类,给予这样密切的注意不
胡适曾称赞毛泽东的文章“眼光很远大”。 毛泽东希望胡适能成为连接美国朝野与中国共产党的桥梁与中介。 胡适致电毛泽东,希望中共“痛下决心,放弃武力,准备为中国建立一个不靠
目的:通过有限元法分析固定矫治技术压低下切牙的应力分布和位移对比,对可以直接压低的下切牙唇倾度做一个初步探索。方法:筛选一例初次就诊于口腔正畸科未成年患者的原始CBC
期刊
目的:   比较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SLM)制作的EOS基底冠、烤瓷冠与常规铸造基底冠、烤瓷冠的内部和边缘适合性的差异,评价烤瓷工艺对适合性的影响,为EOS烤瓷冠的临床应用提
晋察冀边区初小《国语课本》共有51幅捅图,这些插图讴歌党、讴歌英雄,展现军民互助情景,讽刺鞭挞敌人,从视觉上对儿童进行生动的红色主题教育,通过人物表现、情节再现和其他
目的:比较人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与根尖牙乳头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the Apical Papilla,SCAP)、根尖牙乳头干细胞与根尖牙乳头非干细胞中 miRNAs的差异表
目的:探究运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青少年骨性‖类伴上颌尖牙埋伏阻生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来源于2013年2月大连博士口腔的青少年患者一名,女性,11岁2个月。安氏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