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硫化物结构调控及超电容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t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化石燃料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能源危机,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潮汐能等。但是,这些能源存在瞬时性与不稳定问题,需将其转化为电能予以存储。因此,储能设备至关重要,兼具电容器与电池特性的超级电容器就是其中关键一类。然而,负极材料性能普遍不佳,致使超电容器件能量密度较低,实际应用受限,所以提升负极性能刻不容缓。铜硫化物是一类新型超电容电极材料,存在导电性不佳与实际容量低等问题。本论文通过增大比表面积(硬模板法)和构筑缺陷工程(异质结构、元素掺杂和阴离子空位等),从宏观调控到微观修饰,对铜硫化物界面和电子结构进行调控,使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提升,最终获得性能优良的超电容负极材料。1、采用固态研磨法,制备具有独特结构的多边形棱柱状Cu S。使用多孔铜普鲁士蓝类化合物(Cu Fe-PBA)作为前体(硬模板),得到大比表面积的Cu S,增加电极材料与电解液间的有效接触,增强电化学性能。研磨法的使用,在赋予Cu S棱柱状结构的同时,促使其表面活性位点暴露,比容量提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拉曼测试实验表明,电化学测试过程中,Cu和S均作为活性位点参与电化学反应,赋予Cu S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Cu S用作负极材料,表现出1850 F g-1的比电容。与Cu Fe-PBA(正极材料)组装的非对称超电容在250 W kg-1的功率密度下,能量密度为56.0 Wh kg-1。经5000圈循环测试,保持83.3%的初始容量。虽然增加比表面积可以提升超电容材料的比容量,但容量提升有限。因此,在使用合适前体作为硬模板提供大比表面的同时,将以缺陷工程(元素掺杂、阴离子空位与晶格畸变等)为代表的微观修饰方法引入铜硫化物中,对其电子结构进行调控,从体相内部提升电极材料的电化学特性,获得具有增强性能的铜硫化物超电容负极材料。异质结构伴随着缺陷(例如晶格畸变)的存在,而固态研磨法常被用来制备缺陷结构。此外,不同类型的缺陷对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调控各不相同,例如提升电荷分离效率、丰富活性位点与提高电导率等。因此,通过结合不同类型的缺陷,如晶格畸变和空位缺陷,可以协同促进电化学过程。2、以钽掺杂Cu2O为前体(硬模板),利用kirkendall效应获得钽掺杂Cu7S4空心球(Ta-Cu7S4)。中空结构使电极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加,有助于活性位点的暴露。此外,实验结果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Ta掺杂促使Cu7S4的表面形貌发生改变,活性位点数量增加,电子结构得到优化,电子迁移速率提升,导电性增强。同时,润湿性的增加促进了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加快了电解液中离子转移,降低了OH-吸附能。此外,由于更低的电负性,Ta优先得到OH-的电子,并将其传递给Cu,促进Cu发生电化学反应。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Ta-Cu7S4负极表现出675 F g-1的比容量。使用该材料匹配的固态非对称超电容器件在800 W kg-1的功率密度下实现了111 Wh kg-1的能量密度。得益于固态电解质对活性材料损失的有效抑制,循环5000次后,器件的电容保持率为83.3%。3、通过煅烧和选择性硫化,以Cu Fe-PBA为前体(硬模板),制备O和S双空位的Cu S/Fe2O3纳米异质结构。Cu和Fe的结合丰富了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反应,提高了比容量。同时,Fe元素的加入,在拓宽Cu S电压窗口的同时,使超电容器件的能量密度得到提高。实验和DFT计算表明,异质结构的构筑与阴离子空位的引入,优化了材料的电子结构,提升了导电性,加速了电子/离子的转移速率,使材料暴露出更多的电化学活性位点。作为超电容负极材料,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Cu S/Fe2O3的最大比电容为921 F g-1。以Cu S/Fe2O3为负极、Mn O2为正极、PVA/KOH凝胶为电解质组装的固态器件在900 W kg-1的功率密度下获得了56.6 Wh kg-1的能量密度。在PVA/SA/KOH凝胶中组装成的柔性超电容器件在同样功率密度下得到了27.8 Wh kg-1的能量密度。循环5000圈后,器件保持87.5%的初始容量。4、以普鲁士蓝类化合物(PBA)为前驱体(硬模板),使用研磨法制备Cu S/Mn3O4纳米片。采用Na BH4溶液浸泡Cu S/Mn3O4,使部分S被O替代,得到氧修饰的Cu S/Mn3O4。独特的纳米片结构增加了电解液和活性材料间的接触。DFT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研磨法导致的缺陷结构增加了电化学活性位点;异质结构通过调控电子结构,加快了电子转移速率,增强了导电性;氧修饰使材料表面润湿性提升,对OH-的吸附能降低。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氧修饰的Cu S/Mn3O4负极表现出1307 F g-1的比容量,相比于单独Cu S的容量提升了近5倍。在10 A g-1的电流密度下,容量保留率为65.0%,体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将氧修饰的Cu S/Mn3O4与Mn O2组装成非对称超级电容器,该器件在800 W kg-1的功率密度下,达到34.4 Wh kg-1的能量密度,在5000次循环测试后保持85.7%的初始容量,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其他文献
腰痛是一类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具有病因复杂、终生患病率高、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若治疗不及时,会影响患者生存质量,造成社会经济负担增加。本研究就腰痛的疾病分类、流行病学、病因(肌力下降、腰椎间盘退变、小关节退变、神经根及背根神经节病变)、影响因素、康复评定(病史采集、疼痛评定、身体功能障碍测试、影像学检查、疗效评估等)和康复治疗[药物治疗、运动疗法(躯干肌力训练、核心稳定训练/运动控
期刊
有机磷化合物,因在合成和催化化学、材料化学、生物和制药领域的广泛应用,关于其合成方法的研究一直倍受合成化学家的重视。近年来,基于含磷化合物在过渡金属催化下发生C-P键活化反应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相关合成方法和应用研究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主要围绕过渡金属参与的C-P键活化策略,对不同种含磷化合物中C-P键的活化和转化过程进行了深入探究,并探索了其在有机磷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价值。第一部分,研
学位
精确认识反应条件下催化剂的结构对于建立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桥梁乃至设计出符合期待的催化剂至关重要。费托合成可以将煤炭等气化后的合成气转化为一系列化工产品,是多相催化中深入研究的反应之一。且作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方式之一,该反应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和缓解石油紧张。铁基催化剂凭借低成本及操作空间大等优点已经实现了其在工业费托合成中的应用,其中,碳化铁作为主要活性相,认识反应条件下其结构是整个过程的重中之重
学位
水凝胶在电致化学发光传感界面与伤口感染中抗菌界面的构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水凝胶合成中使用有机溶剂或交联剂有毒,制备方法不够简便,机械强度差等使其在电致化学发光传感与伤口治疗领域仍然受到限制。自组装短肽水凝胶因其易于控制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组织工程和再生、生物传感器和伤口愈合等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Fmoc-FF(N-芴甲氧羰基-二苯丙氨酸)作为研究最多的二肽衍生物之一,由于其能够在生理
学位
如今,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使得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从而引发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近几十年来,在所排放的众多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CO2)一直被认为是最主要的气候污染物。因此,为了降低对大气环境的不利影响,CO2的排放应该被适当的控制。除此之外,碳捕获利用和储存(CCUS)的各种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因为它不仅可以缓解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还可
学位
能源需求的迅猛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促使可再生、无污染的绿色氢能代替传统化石燃料成为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关键。氢能因载体氢气具有高能量密度(142 MJ·KJ-1)、燃烧产物无污染、容易储存和控制等优点,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之一。目前,氢气的制备方法分为煤炭气化制氢,甲烷蒸汽重整制氢和电解水制氢。其中电解水制备氢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效率高和产物纯度高的优点,被认为是大规模制氢的有效途径
学位
为了缓解二氧化碳过度排放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以及过度依赖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问题,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通过政策的制定以及技术上的突破来保持能源结构的平衡。其中,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作为一种消耗二氧化碳的直接方式,得到化学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通过光电化学方法转化二氧化碳为增值化学品受到研究者的青睐。此外,作为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前景之一,光辅助锌-二氧化碳电池不仅可以消耗二氧化碳来缓解环境问题
学位
目的: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指腰痛症状超过持续超过12周,临床表现多样,其病因复杂,是国际上备受关注并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专家共识推荐运动疗法降低患者疼痛复发频率和症状持续时间,近几年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DNS)成为治疗CLBP的一个新视角。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英文检索词为"Dynamic Neuromuscular Stabili
会议
近年来,远离热力学平衡的活性超分子组装体(LSA)在仿生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中越来越受欢迎。然而,这一新兴的领域在简化LSA的单体设计、活性调控以及实际应用方面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材料(又称水滑石,LDH)可以提供一个二维有序的限域空间,使材料具有各向异性,获得热力学平衡体系中难以实现的单体长程有序组装。本论文基于LDH的限域效应开发了一种新的LSA制备方法,该方案具有较好的通用性,适
学位
电化学发光法(ECL)兼具化学发光法灵敏度高和电化学法时空可控的优点。作为ECL发光探针,石墨相氮化碳g-C3N4(CN)在分析化学和生物传感器构建方面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CN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廉价易得,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高,能带结构可调,电极表面成膜性好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取代传统ECL发光体钌联吡啶的纳米材料。然而,CN本体面临分散性差,ECL信号强度低稳定性差等问题,阻碍了CN在EC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