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理性痛及阿片类药物引起的痛觉过敏导致大鼠脑疼痛通路改变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ztky8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功能磁共振技术,探索神经病理性痛、阿片类药物引起的痛觉过敏对大脑疼痛通路的改变,并探索两者疼痛通路改变在磁共振功能像上的异同。材料和方法1.实验分组及造模:(1)、SD雄性大鼠20只(体重200±10g),随机分为2组(n=10):SNI组(保留性神经损伤)和SHAM组(假手术组)。SNI组进行SNI造模:5%异氟烷进行诱导麻醉后,用异氟烷1.5%+氧气进行持续麻醉下,剃除大鼠左后肢上缘外侧毛发,消毒,于大鼠后肢股骨下缘切开皮肤,钝性分离肌肉,暴露坐骨神经主干及其下的分支—胫神经、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用5.0无菌手术缝线结扎并剪断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剪断部位为结扎下缘约2mm),保留细小的腓肠神经,应避免其任何损伤,然后缝合伤口,外用碘伏消毒。SHAM组只暴露神经,不造成任何神经损伤,其他同SNI组。(2)、SD大鼠20只(体重200±10g),随机分为2组(n=10):OIH组(阿片类药物引起的痛觉过敏组)和CON组(对照组)。OIH组造模:给予皮下注射吗啡(10mg/kg,bid,9am、6pm),连续注射8天直至磁共振扫描前一天。OIH组注射吗啡时候,CON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行为学检测:(1)、于术前或吗啡注射前两天用von Frey测量所有大鼠50%机械缩爪阈值(50%MWT)(使用up-down方法)。SNI组和SHAM组于术后3天开始,隔天用von Frey测定大鼠双侧足底外侧50%缩爪阈值,以观察大鼠的痛阈改变。(2)、注射吗啡前2天和注射第4天开始测量OIH组和CON组50%MWT。另外,每天早晨OIH组注射吗啡前和注射后1h用甩尾实验(Tail flick test)(52℃水浴)测定甩尾延迟时间,计算得出最大可能镇痛效应值(The percentage of maximal possible antinociceptive effect,%MPE)。3.第一次磁共振扫描:按照实验计划安排,在SNI术后2周,OIH组吗啡给药第8天结束后,4组均开始功能磁共振(fMRI)扫描。fMRI实验大概流程:用5%异氟烷+氧气将大鼠诱导麻醉后,再给予1.5%异氟烷+氧气持续麻醉,并将其固定于7.0T磁共振扫描台上,监测大鼠心率、呼吸、体温,给予恒温水浴保证大鼠在磁共振扫描过程中体温稳定。功能磁共振扫描主要是进行任务态,即给予大鼠左足底外侧机械性伤害性刺激(选择外侧足底是由于SNI模型只有足底外侧是有疼痛感觉的)的同时进行磁共振扫描。4.第二次磁共振扫描:第一次fMRI扫描(也就是2周时间点)结束后,SNI组、SHAM组继续正常饲养,每2周用von Frey测定大鼠50%缩爪阈值,持续观察大鼠的痛阈改变。至2月的时候,SNI组、SHAM组再次进行fMRI扫描,具体扫描方法同步骤3。结果1.Von Frey实验结果:(1)、SNI组和SHAM组比较(图2):在前2周中,用3因素方差分析发现:组别(SNI、SHAM)为对50%MWT最明显的影响因素(F=60.511,P<0.001),侧(左侧、右侧)(F=21.137,P<0.001)和时间(F=4.046,P=0.001)均有明显影响;用双侧t检验发现:造模前SNI-SHAM两组大鼠双侧后脚底50%MWT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而造模后3天开始,SNI组大鼠左外侧脚底50%MWT显著低于CON组(P<0.001),两组对侧除第5天外未见明显异常(P>0.05)。(2)、OIH组和CON组比较(图3):用双侧t检验分析,注射吗啡前,OIH组和CON组左侧脚底50%MWT未见明显差异,注射吗啡第4天开始,第4、6、8天OIH组左侧脚底50%MWT明显低于CON组(P<0.00),提示OIH形成。2.甩尾实验结果(图3):皮下注射吗啡1d,OIH组%MPE值最高,即吗啡镇痛效应达最强,而在第3至8天,MT组小鼠的MPE%值逐渐下降,提示吗啡镇痛效果逐渐减弱,直至吗啡连续给药的第8天。同第1天相比,3-8天OIH组MPE%值均有显著下降(P<0.001),表明实验大鼠出现吗啡止痛效果明显降低。3.OIH组功能磁共振任务态结果(图4 A)CON组:可见伏隔核、终纹床核、纹状体尾状壳核、丘脑前侧核团负性激活。OIH组:可见多个脑区正性激活,包括:双侧扣带回皮层,双侧第一、第二运动皮层,双侧第一感觉皮层,双侧海马,压后皮层,一些右侧丘脑核团:包括腹侧、背侧核团,室旁核,僵核,松果体。4.SNI术后2周的功能磁共振任务态结果(图4 B):SHAM组:可见伏隔核、终纹床核、纹状体尾状壳核、中膈核、丘脑前侧核团负性激活。SNI组:可见多个脑区正性激活,包括:双侧扣带回皮层,左侧第一、第二运动皮层,左侧第一感觉皮层,左侧岛叶皮层,双侧海马,背侧丘脑,压后皮层。5.SNI术后2月的功能磁共振任务态结果(图4 C)SHAM组:任务态扫描未见明显脑区激活(未展示)。SNI组:见压后皮层、第二视觉皮层、第二听觉皮层正性激活。研究总结1.神经病理性疼痛引起的大脑疼痛通路改变在短期(2周)和长期(2月)有明显的差异,2周时可见包括扣带回皮层、第一感觉皮层、岛叶皮层、脊髓丘脑、海马等经典疼痛矩阵显著激活,而2月时则未见疼痛矩阵相关脑区激活,提示大脑疼痛通路发生了功能性变化,结合之前的相关研究,考虑疼痛通路可能由早期过度激活逐渐转变为功能紊乱和去抑制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在2周时,响应的感觉皮层区域为左侧,与伤害性刺激同侧,提示发生了感觉皮层的对侧偏移。2.吗啡引起的OIH也可引起大脑疼痛通路的功能性改变,其整体与神经病理性疼痛2周时的较为类似,其相似处在于:都有扣带回皮层、第一感觉皮层、脊髓丘脑、海马等经典疼痛矩阵显著激活,即有较完整的痛觉通路激活。其不同点在于:1.OIH组激活的脊髓丘脑、后肢感觉皮层以右侧为主,且同时有左侧后肢感觉皮层的激活,而SNI组影像学则表现为左侧后肢感觉皮层激活,提示在2周时SNI组已经出现正常痛觉通路的紊乱,发生了感觉皮层的偏移,而OIH组则和正常疼痛通路契合。2.OIH组有腹侧、后外侧等与疼痛传导密切相关的丘脑核团激活,而SNI组则未见。3.SNI组有岛叶皮层的过度激活,而OIH组未见。结论神经病理性疼痛可引起疼痛矩阵的序列性变化,早期即出现痛觉通路的偏移,整体变化趋势可能为由过度激活转为功能紊乱和去抑制状态;阿片类药物引起的痛觉过敏亦可引起类似2周时SNI组的经典疼痛通路的过度激活,但更契合正常疼痛传导通路。
其他文献
配电网处于电力系统末端,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用户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重要环节。配电网潮流计算是配电网规划、设计、分析和研究等的重要环节,是电磁暂态和机电
本文以低碳经济作为视角,对我国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从三方面加以分析,并针对原因,从政府、产业、企业等层面提出了行业发展对策。
目的观察葛根素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葛根素预处理组(PU组
摘要:短跑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肌肉爆发力以及技战术都有较高要求,加强其科学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小学短跑技术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其训练方法进行了深入研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短跑技术;训练方法  在素质教育理念快速推广的今天,体育课程在小学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其中短跑项目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智”力和“体”力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短跑运动本身讲究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标准化建设是项目施工管理从粗放型到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转变的必然过程.实现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在高速公路安全建设工程领域的具体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阐述了N-FHD烧结炉控制系统监测及控制原理,从设备选型、硬件安装、软件设计方面详细介绍了烧结炉气体控制系统、温控系统、驱动系统。并对以PLC代替传统继电控制回路,采用多
为了预测叠氮粘合剂与硝酸酯的混溶性,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不同软段、硬段组成的叠氮聚醚热塑性弹性体以及硝酸酯的内聚能密度和溶度参数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叠氮预聚
高血压与脑卒中关系密切,高血压是脑卒中的发病因素也是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各种急性脑血管病的75%左右,急性期病死率为
以现实中实物商品供应链的商业信用额度限制为背景,给出了一种新的条件延期还款策略。假设需求率从到货开始线性依赖于即时库存量,直到库存水平到达一个确定的值Qs后,需求率
摘要: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体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学科,加强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足球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运动项目,加强核心素养培养是小学体育教学重要目标。足球是一项技能性、竞技性结合的体育项目,在体育核心素养培养中有着独有的优势。文章以核心素养作为指导,提出几点足球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足球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足球作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