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是人类之本,是衡量一个国家人力资本水平和国民素质的基础性指标。国家的发展实质是人民的发展,而人民发展的前提是人民健康。院前急救是院前急救医护人员或者第一目击者对现场病患的紧急救治并将其送至医院的急救医疗活动。院前急救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事业,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能力和公共管理水平。然而,当下的院前急救却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突出表现为急救要车难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加的健康需要。如何进行院前急救供给侧改革,用高质量的院前急救供给来满足人民群众对院前急救的现实需求是政府进行公共管理为人民创造健康红利的必然要求。虽然关于院前急救改革的理论研究很多,但从供给侧着手系统研究的尚为空白。本研究以南京市为例,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对院前急救供给侧改革进行研究。出发点是提高院前急救供给质量,方法是用改革调整院前急救中不合理的要素配置和不合理的结构形成高效的院前急救要素配置和灵活性适应性强的院前急救供给结构来满足院前急救需求变化,根本目的是用高质量的院前急救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院前急救需要,为人民创造健康红利。在宏观层面上强调急救立法和制度供给且创新性地提出大急救雏形,在学科上,将急救医学、灾害医学和全科医学融合相通;在卫生系统内部将院前院内院外融合贯通,实现院前急救与医联体一体化,社区医院、服务站等及家庭医生与院前急救一体化;有机整合消防、公安和急救等多个部门共建共通共享;鼓励急救在坚持公益性的大前提下多元化创新发展,鼓励各种新形态融入其中,发展院前急救医疗分享,最大程度盘活急救资源。在微观层面上提出院前急救供给侧改革具体对策,通过供给侧的提质增效来满足人民群众对院前急救服务的需要。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分析归纳法和案例分析法,用急救大数据分析南京市院前急救供给的现状,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提出针对院前急救供给主体、要素和结构改革的具体对策。院前急救供给主体的改革重点在推进政府、急救中心和依托共建医疗机构的立法和制度供给;要素改革分为要素投入和要素升级改革,要素投入改革包括急救站点、急救车辆、急救人员、急救资金和急救设备等的改革,要素升级改革包括站点规划、急救人才建设和急救培训资源分享等等。院前急救结构的改革主要针对解决院前急救中急救和非急救业务矛盾突出,急救要车紧张、非急救要车需求得不到有效解决而产生诸多矛盾,包括引入社会资本进行非急救社会化转运改革和急救医保改革等。同时,利用互联网+院前急救和共享院前急救,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和效率,用智慧急救满足人民群众对院前急救服务的新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