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形象及其接受研究 ——论韦应物诗歌中的自我形象与后世的接受选择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tytytytytytytyty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韦应物是大历文学的重镇之一,诗歌是他记录生活、书写情志与自我呈现的主要方式。一般说来,诗歌写作可贯穿一生,个体对自我的呈现与建构也是一个历时性的过程。在时代盛衰、人生际遇的转变之间,韦应物在诗歌中表达了多个时空、多个面向上的丰富自我形象。而在后世的接受之中,主流文学史倾向于接受其高洁清净、超然尘俗的高士形象,部分官员文士则倾向于接受其为官自愧的循吏形象。由此,韦应物诗歌中自身形象的丰富多样性与后世接受的倾向性、选择性形成一定差异对比,潜藏着丰富的时代文化因素与审美心理机制。本文拟研究韦应物诗歌的自我形象与后世接受阐释的关系,探寻文人自我形象表达与经典形塑过程,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叙述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研究方式和意义;评述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确定研究对象的可行性空间。第一章从诗歌内容分析、总结韦应物诗中呈现的“文本自我”的丰富性。盛唐的陷落使韦应物失落了自觉认同的社会身份,造成安史之乱前后的形象差异,突出当下的失落;在仕隐选择角度上,韦应物的自我形象建构以“官员”与“幽居”为中心,在“兼济”与“独善”两个层面进行自我呈现与理想追寻;在家庭与人伦角度,以“思乡游子”与“伤情丈夫”两种身份示人,反复倾吐对家乡、亲友的思念与深情。第二章探究韦应物形象接受的倾向性与选择性。同时代文人展现的是苏州刺史诗酒风流的形象,后代文人则倾向于接受“焚香扫地”之高洁、“性近渊明”之品格、“居官自愧”之循吏三种形象。第三章探索自我呈现与后世接受之差异的原因与机制。诗歌连接读者与自我,自我建构以用自称、隐士典故、构造幽境等形塑方式强化与凸显自身幽居形象,为后世的倾向接受奠定了一定基础。后世强势读者所秉持的“平淡”诗美偏好、“陶韦并称”的批评背景、“文如其人”的阐释观念等,共同造就了高洁平淡的形象接受倾向。第四章总结韦应物形象的审美意义与影响。韦应物诗歌有丰富的自我呈现,体现并形成了“诗中有人”的诗歌艺术特征;人格转换、郡斋吏隐等自我写照是大历时代士人生存状况与独立精神的典型体现。而在对韦应物诗歌的接受阐释中,被认可的是“高洁闲远”“性近渊明”等高尚人格形象,形成诗有高趣、体近渊明、“韦高于柳”等诗歌评价,由此决定了韦应物的“经典诗人”地位。
其他文献
金宇澄的小说具有鲜明的空间叙事特征。空间表达与文学创作被他有机结合,这得益于他自身的成长经历和生活趣味。他的文学创作深受绘画和电影的影响,而这两者都属于视觉艺术范畴。金宇澄在童年时期就喜欢画图,他也为自己的多部作品绘制插图80余幅,他认为书中之图,正是作者文字所不能达之处。有艺术评论员称他在视觉记忆方面出类拔萃,细节惊人,这即使在专业画家中也是很少见的。并且金宇澄自述是看着电影长大的一代人,其广泛
拖延(procrastination)是指尽管能够预见到会带来不利的后果,人们仍然自意推迟开始或完成某一计划好的行为(Steel,2007)。拖延行为不仅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学业表现和工作绩效,还可能对企业生存和社会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Sirois&Fuschia,2015)。研究表明,拖延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中普遍存在(Steel&Ferrari,2013),甚至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Gust
本文以电白黎话的代表方言点霞洞镇的黎话为研究对象,对电白黎话的语音进行全面的描写,并在此基础上将电白黎话与《广韵》、北京话、雷州话及闽南片闽语进行对比,以探究电白黎话的语音面貌和特点。全文共分为七章:第1章是绪论。本章介绍了电白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方言分布,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本选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和行文体例。第2章是电白黎话语音系统的描写。本章归纳了电白黎话的声韵调系统,描写了合
文人结社在明代成为文人交游往来的常见方式,俨然成为文人生活的重要内容,它是研究明代文人、文学及社会的重要视角。杭州东南名郡,山水胜都,备受文人青睐,无论是杭州本地文人还是流寓杭州的过客,在杭州都有活跃的结社行为,因此,明代杭州乃江南文人结社的一大中心。以杭州为中心探讨文人结社,在考察明代文人结社的地域特性和整体风貌的同时,也是发掘山水胜景对明代文人生活、文人心态及其所影响的文学风貌之重要参照。明代
古典诗歌的诗题、诗序、自注往往是诗人给读者解读诗歌留下的线索,更贴合诗人创作当下的心态。诗题、序、自注作为解读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自拟副文本,已逐渐受到学者重视。本文将苏辙诗歌的诗题、自序、自注界定为诗歌自拟副文本,勾勒苏辙诗歌自拟副文本的概貌,从中分析自拟副文本与诗歌之间的互文性,并进一步挖掘苏辙诗歌副文本所彰显的自我意识,最后探析其特色的生成因素。全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分别为绪论、正
戏题诗初始于齐梁,于中唐进入繁荣期,至明清及近代都不断有诗人创作,作为一种特殊诗体在诗坛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白居易作为唐代重要诗人有戏题诗82首,是唐代戏题诗数量最多的诗人。其戏题诗在承袭前人戏题创作模式的同时,还呈现出许多创变之处,具有不同于前人的文学特性,因而可以作为戏题诗研究的例证。本文采用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围绕白居易戏题诗进行研究:绪论部分涉及三方面:首先对戏题诗的概念进行界定,明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山海经》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影视、小说,甚至是游戏中。不同领域各取所需,从《山海经》这堆神话富矿中挖掘出能为己所用的元素。作为中国古代神话的集大成者,中国神话的“渊薮”,《山海经》也是网络小说作者进行文学创作的灵感来源和取法对象。网络小说作者们既是神话的“说书人”,也是古老神话在当代的传播者。研究中国网络小说与《山海经》的关系,一方面能了解《山海经》等神话在网络小说中的
在特定的法律语域,《民法典》语篇中的指称衔接、结构衔接、逻辑衔接和词汇衔接等四种显性衔接方式有着各自的应用特点及动因,并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民法典》语篇用词准确、简洁经济、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语义连贯等语言特点和客观平实、庄严肃穆等言语风格特点。在指称衔接方面,指示指称、人称指称和比较指称的使用频率都相对较高。在指示指称中,近指远多于远指,这能在更大程度上避免指称意义的含糊不清,从而保证《民法典》
杜甫及其诗歌创作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人其诗在后世有着经久不衰的影响力,学杜、注杜、论杜等多方面的杜诗接受与研究,使得杜诗不断被赋予新的文学意义和价值。追和杜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创作现象,实质上仍是一个学杜、释杜的过程,其创作的特色和数量,与不同时代的文学思潮及杜诗接受趋向有着密切的关联。据现存文本资料显示,明以前的追和杜诗大都以和韵为主,或与杜诗的主题情感有所契合,已经出现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