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訏新诗意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u16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舒的新诗创作实绩是中国现代新诗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进入全面总结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开垦徐訏新诗研究这块近乎荒疏的土地。本文基于对徐訏全集的仔细研读,以《徐舒全集》第13、14、15卷为研究范本,以意象为钥匙,围绕徐舒新诗意象的种类和思维方式,来探索徐訏的新诗意象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第一章以意象的时空形态属性为主线,概述徐訏诗中时间、空间类两大意象群的重要内涵。时间意象群首先是指徐舒诗中出现的体现时间意识的草木、虫鱼等意象,他们以自己生命周期的更替体现着时光的流逝,此外,体验性时间意象是以特定时间点的无限放大来感受生命在时光中的微妙悸动;空间意象是宇宙、星空、都市等人类生存的场所。通过对时空意象群的阐发,探究徐訏对个体生命的时空之思。徐舒以时间意象和空间意象为依托,以人的生存体验来思索生命的短暂与藐小,这是他对自我生命、自我价值的不懈求证。第二章主要探讨徐訏诗作的思维特征,探究他将意象嵌入诗中的方法。首先,从契合自然的审美心理入手,发掘感物思维对他创作的重要启示;其次,沿着抒情言志的创作旨归,感受他的人生轨迹;第三,徐舒对新诗的意境化处理,注重视觉、触觉各种观念的贯通,同时对古典意境的借鉴也使诗歌的意境得以深化。徐訏将意象扎根于自然土壤之中,情思婉转不着痕迹,而意境化的努力方向,更是破除白话新诗少回味少余香的重要实践,体现了徐訏在新时代里的文化自觉。第三章主要探究徐訏诗歌意象体现出的禅宗审美特征,佛禅意象和死亡意象是最能体现徐訏生存思考和哲学心态的两类意象。首先,徐舒在直接引用佛禅意象入诗之外,还将自然山水赋予禅意,展现了他跳脱的禅理之思。其次,阴郁无常的死亡意象是徐舒在佛禅生死观念启迪下的产物,徐舒借死亡意象表现对人之终究归宿的思考。佛禅意象、佛禅意象是徐舒对参透生死、彼岸世界孜孜以求的表征,它们将徐訏之诗打上浓郁的宗教化色彩。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出现了迅速增长的局面,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随着整个世界的进步与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愈发的激烈,我国在国际竞争与发展中不断的
《家》(2012)是当代美国非裔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十部小说。它被誉为莫里森以往作品共同的“家”,因其先前的作品均可在《家》中找到它们的痕迹。小说《家》的广受好评不仅
建立了正面碰撞乘员约束系统的模型并经试验验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敏感度较高的转向管柱配置,座椅座垫刚度和约束系统的参数对驾驶员胸部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转向管柱
近年来,国际竞争已经从强权政治、大国政治转化为“经济竞争”、“综合实力竞争”和“文化竞争”,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各国的发展战略,凸显了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在这样
本文以"数字逻辑电路的综合设计"为案例,说明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数字逻辑"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索研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
20世纪60年代,生命教育在世界各地兴起。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都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陆地区开始推行生命教育。2004
民俗是在一定地域内,受到人们普遍认同并世代传承的风俗、礼节、习惯、精神信仰的总和,民俗文化是人们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民俗并对其重新定义,后来逐渐形成的知识体系。民俗
雕塑中的空间是雕塑实体存在的一种客观物质形式,是雕塑的延展性和扩张性的表现。研究雕塑的空间,是传统雕塑和现代雕塑的重要领域,是雕塑创作不可或缺的基础语言,所以人们也
<正>乌达区紧紧围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构建"学习型乌达区"为目标,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形式、创新机制、创新载体、创
输电线路(塔)是电力工业系统的大动脉,研究其结构内力情况,保证其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鉴于铁塔实际结构形状、受载及变形等比较复杂,采用理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