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莫里森《秀拉》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unk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尼·莫里森,作品丰富,屡获殊荣,被誉为当今世界文坛的一颗璀璨明珠。她的作品植根于传统黑人文化,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黑人的悲惨遭遇。《秀拉》出版于1973年,是莫里森的第二部小说,一经问世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以两个黑人女性的友谊和成长为主题,《秀拉》生动地描绘了二十世纪初期美国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的艰难的生存环境。通过深入探索两位女主人公的成长,《秀拉》充分体现了莫里森对黑人女性生活的关心,展示了黑人女性在挣扎求生中的精神追求。这部小说富含伦理意蕴,从不同的层面反映了人类社会中的伦理关系。因此,本论文力图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解读小说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伦理要素,旨在发掘小说的伦理价值和艺术魅力。依据文学伦理学批评,本论文从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三个层面由表及里对小说中隐含的伦理关系进行解读。首先,论文在第一部分探讨了黑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描述几个代表人物的经历,小说揭示了黑人个体因面对来自白人社会的压迫和黑人社区内部的冲突而所处的困境,从而反映黑人与社会之间不平等的关系。与此同时,他们的艰难挣扎则显示出莫里森对于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平等权利以及黑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关系的伦理诉求。在第二部分,论文研究了小说中几组不同的人群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母女关系是最为复杂的一种关系,显示出两代人之间的情感疏远。男人和女人之间缺乏平等和关爱。通过突出强调秀拉与奈尔之间的友谊,莫里森表现出对黑人女性成长的特别关注。通过进一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论文发掘出莫里森对于人与他人之间和谐关系的伦理诉求,即一种充满爱、平等和自由的和谐关系。在第三部分,论文通过深入剖析秀拉的自我放纵和奈尔自我迷失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来解读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通过生动描述秀拉的自我追求和奈尔的自我成长,莫里森展示出了黑人女性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所做的巨大的努力,同时表达了她对于人与其内心自我之间相和谐的伦理追求。本论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研究这部小说的深刻伦理价值。最终指出:小说对于人文精神建构的价值,表现出莫里森对于美国黑人命运的伦理关怀,而这正是小说的魅力和时代意义所在。
其他文献
关系从句是语言中具有递归功能的重要语法项目,在过去的五十年中,从不同角度对关系从句所做的研究在二语习得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汉语与英语之间存在着形式与功能上的
凌特与Maxim、ADI并称为高端模拟市场的三家代表性厂商.3月底,凌特(Linear Technology)公司总裁David Bell来到中国,向记者介绍了该公司对高性能模拟器件的理解及战略方向.
罗伯特·彭斯是18世纪苏格兰享誉盛名的国民诗人。他深入地探索并研究了古典文学和民间歌谣。诗人歌颂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宣扬自由战士反侵略反奴役的无畏精神,抨击一切伪善
模因论是一个新理论,它从达尔文进化论的角度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模因对于人类语言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模因完善了语言的发展,使人类语言得到了极为广泛的传播,也为四六
象似性的语言学研究在最近几年成为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功能认知学家提出语言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非任意性的。这样,象似性的提出似乎对生成句法学中的“自足性”和“独立性”
翻译包括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翻译过程是译者、目标语读者、源文本、作者、赞助人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些对话的发生是合格翻译产品成型的前提。至于翻译产品,它肩负着实现翻译
这项研究以某小学四年级科学教科书为例,批判地分析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科学教科书中的权力机制以及权力统治和打压下产生的科学教科书中的单一科学主义话语。   以福柯和哈贝
近年来,互文性理论开始频繁出现于诸多领域,尤其成为文学研究领域和翻译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最初,互文性理论被用于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如今也被用于政治演讲、新闻、电影
在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坛上,华莱士·史蒂文斯是最具影响力的美国诗人之一,被称为“诗人的诗人”或“批评家的诗人”。他的第一部诗集《管风琴》(1923)更是充分地展示了他在艺术上
传统的翻译理论普遍认为译作应该忠实于原作,译作的翻译也应按照原作意图进行,因此译者在翻译中一直处于从属地位。解构主义的出现打破了人们以往对译者地位的狭隘认识,倡导以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