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思:在西部高原——论昌耀“大诗歌观”及其诗歌创作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hong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昌耀从1957年支边到青海后,其诗歌创作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偏离当时主流诗坛规范的创作轨道。这种转变的成因,是我们在研究昌耀诗歌时应当重视的一点。通常一个诗人的创作与他的创作理念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昌耀在其诗歌创作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诗歌创作观念--“大诗歌观”。这也是笔者研究昌耀诗歌创作在每一阶段转变的重要切入点。从80年代开始,昌耀有关诗歌观念的文字一一见诸笔端。透过他一些论及诗歌的文章,可以看出昌耀对诗歌的创作所持的一直都是一种“大诗歌观”,即综合各种因素,使自己的诗歌成为一种“大诗歌”的观点,表现出自己给自己立法的努力。这种“大诗歌观”至少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即分行与不分行、语言的表达、意象的选择等各方面的因素,其终极目的就是为了表现“美”,因为“诗就是美”;其二是内在的精神向度及哲学内涵,即所谓的“诗”应该具备哪些精神特质,才能称得上是一首诗。就目前对昌耀的研究来看,还未有人从昌耀的“大诗歌观”入手,对昌耀的诗歌创作做一个全面深入的系统分析。笔者力图从这一点上填补当前的空白,为昌耀研究做出微薄的贡献。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前言,着重梳理目前学术界对昌耀其人其诗的研究情况,包括已经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之处,同时表明笔者研究的出发点和预期达到的目标。   第二部分试图考察昌耀生平及其“大诗歌观”形成的关系及过程,着重解决中国传统诗学和外国诗歌传统对昌耀“大诗歌观”形成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分析西部地域文化是如何影响了昌耀的诗歌创作,同时也塑造了他独特的“大诗歌观”。   第三部分主要阐释这种“大诗歌观”所独具的哲学与文化内涵。   第四部分是“大诗歌观”在昌耀诗歌文本中具体的美学呈现,主要落实到意象的分析和美学风格的分析上。   最后一部分是结语。昌耀作为一位“未完成”的大诗人,其“未完成”不仅体现在他的“大诗歌观”的未完成上,同样也体现在他诗艺的未完成和学术界对他解读的未完成上。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老舍先生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通过充满北京地域特色的语言向我们反映了一段永远无法遗忘的历史。他把北京话中的精华锤炼成极具特色的文学语言:既有活泼的京味儿,
本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以两位初级汉语百分教师的会话课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旨在考察百分教师是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以及什么样的教师既是学生心目中的“
见过青年画家邵仄炯的,往往会被他身上的古典气质所吸引,斯文的眼镜,谈吐儒雅亲和、不事浮言,一如他笔下的山水,冲淡平和,敦厚雅逸,有着浓浓的古典情韵,仿佛“今之古人”。然而走近了,才会发现,邵仄炯有着古道热心,有着对生活、对传统、对自然强烈的热爱,因而在他的笔下,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蕴藏着旺盛的生命力。这股力量,来自传统经典,经过邵仄炯心中丘壑的吞吐点染,又画成纸上江山,出古入新,让人看到一个年轻
笔者在澳大利亚进行教学实践的中学墨尔本文法学校是一所基督教会男校,其汉语教学历史由来已久。笔者在该校初中部工作,教学对象是7、8两个年级的男生,年龄范围从11岁到14岁,
周作人是现代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现代文学研究中充满争议的作家,附逆使他本人及其研究更具有复杂性。敌伪时期,周作人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成为他表达自己的
为了获得合理的退火工艺,研究了在不同温度退火不同时间的4J36因瓦合金冷轧板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4J36合金冷轧板的奥氏体
本文以诗人林庚的格律诗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林庚诗论中极为重要的一对概念--“自由诗”与“自然诗”的比照作为切入点,着重探讨林庚由自由诗转向格律诗的因为、依据、意义,
在中国学术史上,史学曾一度是经学的附庸,自《史记》《汉书》而下,史部便卓然独立。经史分离之后,其注释也往往存在差异。本文对史部典籍--《汉书》颜师古的注解分别从注释体
沐浴鹭岛细柔的春雨,一年一度石材展示、交流、采购的盛会“第七届中国(厦门)国际石材展览会”亮出魅力:规模进一步扩大,展商、客商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专业性、实效性更加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