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结构特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ti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环境投入产出分析模型(EE-IOA)研究了不同宏观经济活动所引发的CO2排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演变规律,揭示了CO2排放结构的阶段性特征。   定义了消费型排放和建设型排放,以研究宏观经济活动中消费和投资所引发的CO2排放;构建了消费建设比指标来反映CO2排放结构;构建了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标以反映工业化水平的高低。基于环境投入产出分析模型(EE-IOA),本文建立了计算消费型排放、建设型排放和消费建设比的模型方法。   基于上述指标体系和模型方法,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研究了32个国家86个样本点消费建设比和工业化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消费建设比呈上升趋势。   (2)研究了中国1987、1992、1997、2002和2007年的消费型排放、建设型排放和消费建设比,结果表明无论是消费型排放,还是建设型排放都呈增加趋势,但建设型排放的增长速度更快,导致消费建设比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这反映了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CO2排放结构的阶段性特征。   (3)利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研究了中国的碳强度、技术水平、最终使用结构和规模四类因素对消费型排放和建设型排放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碳强度效应对两种类型排放的增加具有显著的负影响;规模效应对两种类型排放的增加具有显著的正影响;技术水平效应对消费型排放增长的影响有正有负,而对建设型排放的增长呈普遍的正效应;最终使用结构效应对消费型排放增长的影响呈普遍的正效应,而对建设型排放增长的影响有正有负。   (4)研究了中国30个地区2002年和2007年的消费型排放、建设型排放和消费建设比,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的消费型排放和建设型排放出现了增长,但是消费建设比都偏低。   区别于以往从生产和供给的角度研究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创新性地从最终使用和需求的角度提出了消费型排放和建设型排放的概念,建立了表征碳排放结构的消费建设比指标,揭示了消费建设比在工业化过程中的演变规律,从需求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减排政策和措施。
其他文献
期刊
中国经济改革伊始,就把国有企业的改革、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放到了核心的位置上.现代企业制度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制度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
备受瞩目的“少林·太极耀中华”——2017河南武术“双评”颁奖盛典于刚刚过去的4月19日在郑州圆满落幕,此次活动也意味着首届河南武术“双评”工作完美收官.相关领导,社会各
期刊
近几年,随着国际能源价格的不断走高,国家对环保问题日趋重视,天然气资源不断被发现以及更多先进技术在燃气领域应用,整个燃气行业不管是在气源支持上还是在技术支撑上都有了很大
自《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以来,股票增发已经成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重要方式。虽然证券市场参与者对股票增发保持着较高的热情,但证券市场中仍然一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增发折价现象,即增发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这一价格异象引起了学界和业界关于市场定价效率的广泛讨论。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增发定价效率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证券市场波动性较强和非理性行为较突出的特点,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探讨投资者情绪对增发
惠风和畅,春深似海.2018年4月19日下午2点,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九鼎厅内星光灿烂,欢声雷动.备受瞩目的“少林·太极耀中华”颁奖盛典在此拉开帷幕.经过一年多的细致工作,由河南
期刊
信息资源产业是产业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新兴产业,目前国内对于信息资源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内涵与产业结构界定、产业发展政策等,对于信息资源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较少。本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井@耿志刚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Well @ Geng Zhigan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