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至十二世纪维摩诘形象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air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经典之一,自传入中土以来,受到广泛的重视,成为佛教艺术各门类的主要题材。在传播过程中,维摩诘经典与中国本土文化形成了广泛的交融。论文以五至十二世纪维摩诘形象发展与演变为视角,致力于在全面总结维摩诘形象的种类、细部特征及文化内涵发展演变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维摩诘这一形象在中国的发生、传播、兴盛与衰微的过程。论文首先论述《维摩诘经》的传译以及维摩诘图象的产生,分析《维摩诘经》的传入及其图像化过程。以此为媒介分析维摩诘艺术图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文人化之后对中国文化各个层面的分析探究。其次,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五至十二世纪维摩诘形象的发展与演变,整体介绍了五至十二世纪维摩诘形象演变的基本脉络,并从服饰、姿势、面部等细部分析变化的关键因素,侧重对各种绘画题材的宏观对照和考察。最后,论文探讨了维摩诘形象演变的原因,从社会学文化研究的角度,分审美、社会文化观念、宗教信仰变化、图像类型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总体上归纳维摩诘形象演变的影响因素。就整个《维摩诘经》图像体系而言,五至十二世纪是维摩诘图像发生转变并成熟的重要时期。论文在丰富的史料的基础上做了系统的梳理,以五到十二世纪维摩诘图像发展为主线,勾勒维摩诘经典的传播对中国文化各方面重大而积极的影响。论文不局限于在佛教、美术等个别领域研究维摩诘图像演变的历程,而是将维摩诘图像的变化与发展放置在中国文化大的宏观的基础之上,全面考察其传播的路径。此外,论文重点讨论了维摩诘图像与文学历史等其他领域错综复杂的关系,使论文既具有宏观的视野,又具有微观的解构,将维摩诘演变的来龙去脉进行清晰的展现。
其他文献
以大连某综合办公楼为例,基于BIM技术建立相应的3D-BIM信息模型,通过信息转换,将该模型导入到BIM的子系统——Ecotect绿色建筑分析软件中,得到该综合办公楼的方案设计分析模
数学形态学以集合论和集合概率论为基础。最初,数学形态学研究以二值图像为对象,称为二值形态学;后来二值形态学扩展到灰度图像处理,称为灰度形态学,并应用最大最小运算将二值形态
基于激光扫描检测技术、光栅位移检测技术、闭环伺服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实时控制与数据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穿甲弹弹芯零件尺寸非接触测量的弹芯尺寸光电综合检测系统。本文
目的了解氟、铝联合暴露对仔鼠生理、神经发育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6只清洁级SD成年妊娠大鼠随机分为9组,分别为对照(自来水)组和氟化钠(100、200 mg/L)、氯化铝(50
<正>鼻咽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基本治疗方法[1],但放射线在杀伤癌细胞同时,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正常组织和器官[2],颞颌关节、颈部受照射,后期会发
由于一纸诉状把国家环保部告上法庭,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引起社会关注。2013年12月3日,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诉请法院撤销环保部在20
1 偶氮聚合物的红外和拉曼光谱分析 我们首次研究了一种新型偶氮聚合物的红外和拉曼光谱,根据其中分散红偶氮生色团和其它非生色团聚合单体的红外和拉曼光谱以及各种基团的
本文主要讨论两方面的内容:一.简要地回顾了非对易理论的产生,发展以及所解决和 建立的模型。这样我们清楚地知道,以往在处理非对 易的问题时,仅仅把对易空间的Lagrangian中
电力线高频载波技术在电力行业和其它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现有的载波通道测试设备却比较落后,急待改进。基于这一点,本文对电力线高频载波通道测试装置
随着MEMS加工技术的发展,表面微机械加工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制造过程中。在表面微机械结构的加工过程中,薄膜材料参数(例如,残余应力、弹性模量)的控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