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转化过程中生物质内在钾气相释放和固相转化的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onnie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质因其可再生、碳中性等优势而备受关注,但所含内在K在热转化过程中的迁移会造成换热面积灰结渣等问题。本文搭建了固定床实验系统和K气相释放/颗粒燃烧温度在线测量实验系统,针对不同热转化条件下生物质内在K的迁移规律和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解决K迁移引起的技术问题提供理论支撑。首先以柳木为典型木本生物质、以稻秆为典型草本生物质,研究了其在热解和燃烧过程中K的迁移规律和途径。研究发现,柳木中K主要为有机K。热解时各个温度下都只有少量有机K在脱挥发分阶段释放,其余K主要转化为焦炭中的char-K;燃烧时脱挥发分阶段有少量有机K释放,焦炭燃烧阶段char-K主要转化为K2CO3并伴随少量K2CO3释放,剩余的K2CO3在灰分受热阶段全部释放。稻秆中所含K主要为有机K和KCl。热解时K的释放量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加。在脱挥发分阶段有机K和KCl同时释放,随温度升高KCl逐渐超过有机K成为主要释放途径;焦炭热解阶段发生KCl和char-K的释放。燃烧时K的释放速率先快速增加后逐渐降低,在脱挥发分阶段主要发生KCl的释放,在焦炭燃烧阶段主要发生KCl释放、char-K转化和K-Si反应,在灰分受热阶段硅酸K缓慢释放。针对KCl与有机质相互作用对K和Cl迁移的影响,以担载KCl的纤维素为模型化合物开展了固定床热解实验。研究发现,500°C热解时,KCl与有机质的反应引起部分K和Cl的气相释放以及char-K和char-Cl的生成。随KCl浓度增加,受限于有机官能团的数量,char-K的生成量和Cl的释放量均先增加后逐渐达到饱和,未反应的KCl逐渐成为K和Cl的主要赋存形式。升温到900°C后,所有的KCl和char-Cl都释放到气相中,而char-K基本保留在焦炭中。Ca会促进KCl与有机官能团的反应,提高焦炭中char-K的生成量。最后,针对焦炭反应阶段char-K和无机K的迁移分别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焦炭热解时,char-K发生明显的释放,释放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最终剩余char-K的比例基本不变。氧化气氛下,char-K主要转化为K2CO3。K2CO3在900°C以上时会发生显著释放。水蒸气会通过与其反应生成KOH促进K的释放。K2CO3会与SiO2反应且速率明显高于K2CO3的分解速率,从而抑制K的气相释放。水蒸气气氛会促进K2CO3/KCl与SiO2的反应。气氛中的HCl可以与焦炭中的char-K及其他AAEMs元素反应生成无机Cl盐并促进其在高温下的释放。
其他文献
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可有效提高中低品位能源的利用效率,有机工质在超临界压力下的换热特性是影响超临界ORC系统性能、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ORC工质超临界压力水平流动换热特性展开研究,为换热器设计和系统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本文首先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超临界换热过程对系统性能优化、换热器面积及工质选择的影响,明确了超临界换热研究的必要性
在汤姆逊散射X光源、超快电子衍射(UED)、短波长自由电子激光(FEL)、等离子尾波场加速、高功率太赫兹(THz)辐射源等加速器前沿研究中,电子束团纵向分布尤其是超短束团长度的测量对装置的成功运行起重要作用。现阶段超短束团长度通常在亚ps到fs量级,基于不同的测量原理,已经发展了多种束团纵向分布诊断方法,但测量fs量级束团长度的方法仍需要进一步发展。论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理论和实验上,较为系统
高温气冷堆堆芯是一个由大量燃料球随机密集堆积而成的球床。球床运行在高温条件下并由高压氦气流通过对流换热带走堆芯热量。本文在颗粒尺度下给出了高温球床导热、颗粒辐射以及对流换热传热过程的数值模型。对于球床中的颗粒运动,论文中采用离散单元法(DEM)计算不同球径比和区域宽度比下的双区球床混合过程。而颗粒尺度混合指数和混合熵用于定量描述混合强度。计算结果表明双区球床的球径比对混合过程的影响更为明显。同时,
涉及气相、凝聚相、等离子体相的复杂火焰场广泛存在于实际工业燃烧及其调控过程中,如火焰合成纳米颗粒、煤燃烧污染物生成、燃烧与壁面相互作用、等离子体及电场助燃等。在这些复杂火焰过程中,不同物质相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转换普遍存在,有很多亟待揭示的基础科学问题。本论文结合气相合成这一实际应用所涉及的复杂火焰场,发展了针对性的在线光学诊断方法,探讨了火焰合成中多相态的转化和相互作用,并揭示了固体壁面和火焰等离
随着全球人口日趋老龄化,房颤攀升为心脑血管疾病中高发病种。左心耳是房颤患者身体上心源性血栓主要形成部位,血栓脱落随血液游离到脑部,闭塞脑血管将导致脑卒中。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及经济负担高等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为了定量诊治房颤、有效评估心源性血栓形成和脱落的风险,本文开展了基于心脏CT的左心耳腔体分割与腔内血栓自动诊断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近年来,磷光和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OLED器件的效率得到巨大的提升,其最高外量子效率早已突破30%,但效率滚降(roll-off)和较短的器件寿命成为制约磷光和TADF-OLED实际应用的重要因素。目前一种常用的改善器件roll-off和寿命的方法是采用具有TADF特性的热活化敏化主体,但目前热活化敏化主体在带隙较小的红光染料和激发态能级较高的蓝光染料上的应用较少,本论文提出了适用于红光和蓝
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HTR-PM)在乏燃料的暂存与中间贮存阶段均采用干式贮存冷却方案。暂存阶段乏燃料余热功率较高,需采用强制通风冷却,中间贮存阶段余热功率较低,采用自然通风冷却。研究乏燃料干式贮存冷却系统在正常运行工况下的余热排出特性与风机失效时的事故进程,对于验证设计基准、评价事故工况下的安全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干式贮存冷却系统是多尺度多物理场耦合的瞬态通风系统,其瞬态过程分析也为大尺度通风系统
高温超导薄膜具有极低的微波表面电阻,由其实现的高温超导滤波器具有低插入损耗、高带边陡峭度和高带外抑制等优异性能。随着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复杂的空间电磁波环境对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诸多新的挑战。能提升系统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的宽阻带滤波器以及具有多频选择性的多通带滤波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高温超导宽抑制滤波器和多通带滤波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研究了基于准集总元件提高低频滤波器带外抑制性
在高温气冷堆中,反应堆舱室冷却系统被用于载出舱室中的热量以及堆芯中的衰变热,对于确保反应堆的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系统进行热量载出时,反应堆舱室中的传热过程是十分关键的环节,系统的整体载热特性与反应堆舱室中的局部传热过程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同时研究系统的整体载热特性以及舱室中的局部传热过程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建立了用于模拟舱室中局部传热过程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并通过该模型模拟了五种
基于网络流的被动测量是高速网络中重要的测量技术。高速流测量需要满足高速、准确和低代价三方面的要求。目前的流测量技术采用了流采样方法,仅对采样到的分组进行计数,可满足高速和低代价的需求,却对小流测量带来了极大的误差。为此学术界提出了自适应非线性采样算法,对不同大小的流自适应地采用不同的采样率,能取得40Gbps吞吐率,并可做到对大流和小流的准确测量。但已有的自适应非线性采样算法对每个到达分组都要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