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格局处在深刻的变革之中,世界被划分为两大阵营,美苏开始了近半个世纪的争霸角逐。东欧是苏联与美国抗衡的前哨阵地,苏联时时处处加紧对东欧国家的控制。捷克斯洛伐克自1948年2月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后,像东欧其它几个国家一样毫无例外的遗传了来自苏联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方方面面的基因,高度苏联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捷主权掌握在苏联手中,捷共四十余年的统治充当了苏联的傀儡,结果社会各种矛盾激化,人民群众极其不满,反对派组织不断出现,哈维尔站在了反捷共的前沿。在1989年11月的反对浪潮声中,捷共垮台,哈维尔执政,当选为新的国家总统。本文以“布拉格之春”为切入点,以历史发展进程为线索,以哈维尔的经历、思想、活动为脉络,把捷共、哈维尔、民众三方面放在同一历史背景下考察,探讨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并运用历史的选择性理论解读哈维尔与人民群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作出新的选择。基于这一思路,本文从内容上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回顾与总结剧变的历史背景。从1968年到1989年,一是“布拉格之春”带来的民族伤痕和人们的怨恨心理;二是捷共一直实行保守路线,自身越来越封闭、孤立、僵化,使得人们群众与政权之间的对立、紧张不断加深;三是哈维尔等人领导的反对派组织“七七宪章”成立,公开开始了反对政府的活动,在当时人们对当局的失望和价值崩溃时期,“七七宪章”由道德动机推动的活动起了政治革命的作用;四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性下降导致日益严重的反捷共呼声。第二章具体探讨了哈维尔的思想,及其对捷共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分析和批判和影响。同时辅之以对哈维尔人生经历的介绍,阐明他是如何一步步走上反捷共之路,如何从戏剧家成为持异议者最后成为坚定的反捷共的反对派领袖。第三章深入考察了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剧变的发生、发展过程。文章首先从剧变发生的原因入手,既指出导致剧变的一般性原因,又从捷克斯洛伐克自身的特点、民族传统和当时具体的国际环境出发详细分析了剧变的具体原因。在剧变过程中,主要就哈维尔领导的反对派进行的具体活动、民众的要求、捷共的反应三方面的互动展开,指出捷共的消极态度和步步退让、哈维尔在剧变中所起的核心领导和凝聚作用、以及人民群众的万众一心。最后结果是捷共领导政权、社会主义制度被颠覆,哈维尔被选举为国家总统。第四章对整篇论文的论点进行概括和总结,探讨捷克斯洛伐克剧变的特殊性和必然性。文章认为:剧变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一个独具特色的国家发生的一次独具特殊斗争形式和特点的政治革命,是各种客观条件和必要的选择性聚集到一起的结果,是人民群众自发的选择与哈维尔领导“公民论坛”斗争发生共振的结果。哈维尔在剧变过程中起了组织领导作用,是革命转变的象征,正是各种客观条件加上哈维尔的正确领导才使革命显示出和平、合法、全民不同程度的参与三个特点。近半个世纪的坎坷经历使捷克斯洛伐克走过了一条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再到资本主义的曲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