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机关协管员行政行为的管理对策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y1987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行政机关对行政事务的管理压力越来越大,在现行的政府治理模式下,政府承担了过多的社会管理职责,虽然中央政府已经多次提出要改变政府治理模式,但显然,这个转变是任重而道远的。在政府的公务员编制不能随便扩展的情形下,各级地方政府、各类专门性事务的行政机关,基于行政成本的考虑,招收了大量协助政府机关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对于协管员,既有否定意见,也有认为其相对合理诉求的。但以往研究,都是从协管员群体的本身特征出发,对于协管员从事的行政管理具体行为的研究较少。笔者认为,对协管员这一社会现象的研究,首先必须从协管员从事管理的行为性质入手,了解其从事管理职责的权力来源,根据其行为性质,来界定其行使职责的范围、程序、后果。笔者认为,协管员所从事的管理行为其本质上是行政机关将部分的行政行为委托给协管员,笔者又从行政委托的定义及行政委托的法律意义,来阐述把行政权力委托给协管员过程中的权利让渡与责任承担。笔者认为,把协管员作为行政委托的受托主体,不仅有基于现实行政地位的考量,在目前情况下,不聘用协管员很难行得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协管员确实帮助政府从事大量的管理工作。如果单纯禁止协管员,对现实毫无益处,并可能造成过多的行政不作为现象。基于法律层面的要求,如果在上层建筑上对协管员加以定性,对其行为加以制约,对其行为后果加以规定,就能规范协管员,消除协管员的定义模糊,法律定位模凌两可,保障协管员的基本权利。笔者通过分析我国行政机关协管员行政行为的现状,认为其存在身份定位不清、执法依据不正式、法随意性严重等诸多现象。笔者以为,中国目前的行政机关在协管员的协助下,辅助行政行为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对其赋予的职责含糊、权力相对人质疑、人员素质不高、流动性较大以及执法程序不严格所造成的。最后笔者阐述了优化我国行政机关协管员行政行为的对策,认为必须通过健全协管员行政行为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协管员行政行为的追究制度,引导协管员提高其行政行为能力等三方面实行。笔者认为协管员现象是中国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所出现的特定现象,通过进一步优化治理模式,进一步把权力让渡市场,进一步提高法治水平,协管员的窘境将逐渐消亡。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从硚口区政府的实际出发,以成熟的理论为依据,依托已实施项目,针对规划项目,从可操作、便于操作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研究结果。文章介绍了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的
期刊
期刊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失能老人的数量逐渐增多。目前全国失能老人总数已达到3700万。就城乡分布来看,我国城乡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分别为5.0%
期刊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行使职能及各项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管好用好这部分资产对于加强国家政权建设,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政策分析作为一种对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政治行为,是政策运行过程这一有机链条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公正、理性、系统和预警性的研究活动,改进政策制定系统,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