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硫/磷属化合物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固态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te514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衡量超级电容器的性能参数有比电容,比能量,比功率,内电阻,倍率和循环性能等,而电极材料对这些性能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过渡金属化合物由于具有类金属特性,潜在的电化学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且价格低廉环境友好被广泛开发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电极材料不同的制备方法决定了其物相、微观形貌等的差异。研究表明,将电极材料直接生长在导电基底碳布上可以避免使用粘结剂造成的电阻增大等问题,电极材料与基底之间紧密的附着提供了快速的离子扩散通道。此外,将过渡金属化合物材料与高导电性材料碳纳米管复合,可以增加导电性和比表面积,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在本论文中,通过改进实验方法和优化实验条件制备了三种具有优良特性的过渡金属硫/磷属化合物复合材料(Ni S2/Co3S4@CC、Ni Co P@CC和Ni Co Se/CNT)并将它们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进行了系统的电化学性能研究。此外,为了进一步评估这三种材料在超级电容器储能应用的前景,将其分别组装了固态超级电容器并进行了相关的电化学测试。(1)以乙酸镍,乙酸钴等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了Ni Co-LDH@CC纳米片阵列前驱体,分别以硫氰酸铵和硫脲为硫源使用改良的硫化装置通过固相法合成了过渡金属硫化物/碳布复合材料,研究了硫源对样品微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最终开发硫氰酸铵为新型硫化剂,在250℃下固相硫化2 h后在碳布上成功生长了多孔泥状包裹纳米颗粒结构的晶态/非晶态混合过渡金属硫化物。所制备的混凝土状Ni S2/Co3S4@CC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结构稳定性,表现出比纳米阵列状对比材料更加优秀的倍率和循环性能。三电极体系下在电流密度为1 A g-1时所制备的Ni S2/Co3S4@CC复合材料比容量最高达到250.16 m Ah g-1,经过1000次充放电测试后保持了初始比容量的96.3%。在两电极体系中,Ni S2/Co3S4@CC复合材料与分级多孔炭材料(IHPC)组装的不对称超级电容器在1 A g-1下比容量为74.61 m Ah g-1,在比功率为0.71 k W kg-1时提供了59.69 Wh kg-1的比能量,经过10000圈循环测试,比能量保持率为92.3%。此外,将样品Ni S2/Co3S4@CC作为正极组装了固态超级电容器,器件在2 A g-1时比容量为72.13 m Ah g-1,5000圈循环后保持了初始比容量的97.9%。将两个固态超级电容器串联后,成功点亮了20个LED灯泡,验证了Ni S2/Co3S4@CC复合材料在高性能电化学储能系统中的应用前景。(2)使用水热法和固相磷化法,于较低的温度下(280℃)在碳布上生长了由平均直径为98 nm的纳米颗粒组成的厚度约为102 nm的纳米片状阵列结构,成功获得Ni Co P@CC纳米片阵列复合材料。相互连接的纳米片阵列提供了大的比表面积和快速的离子扩散通道,使得所制备的Ni Co P@CC纳米片阵列复合材料表现出高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所制备的Ni Co P@CC复合材料在电流密度为1 A g-1时比容量最高达到338.33 m Ah g-1,在20 A g-1的大电流密度下,比容量仍可达到114.58 m Ah g-1。此外,经1000圈循环测试后保持了初始比容量的92.3%。将Ni Co P@CC复合材料与分级多孔炭材料(IHPC)组装成固态超级电容器进行两电极测试,器件在1 A g-1下比容量为63.73 m Ah g-1,在比功率为0.80 k W kg-1时提供了50.98 Wh kg-1的比能量,5000次充放电测试后保持了初始比容量的92.7%。(3)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具有高稳定性结构的Ni Co Se/CNT复合电极材料。其表现为堆叠的多面体与碳纳米管相互缠绕的特殊形貌。多面体与碳纳米管交叉形成的多孔结构为离子传输提供了有利的通道,同时极大地增加了结构稳定性,使得Ni Co Se/CNT复合电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倍率和循环性能。所制备的Ni Co Se/CNT复合电极材料在电流密度为1 A g-1时比容量最高达180.01 m Ah g-1,经过5000次充放电测试,保持了初始比容量的92.3%,展现了其优异的循环性能。在两电极体系下使用Ni Co Se/CNT复合材料与分级多孔炭材料IHPC组装了不对称超级电容器,器件在1A g-1下比容量为49.41 m Ah g-1,在比功率为0.82 k W kg-1时提供了39.53 Wh kg-1的比能量,器件经过20000次长循环测试后容量保持率为85.31%。此外,将Ni Co Se/CNT复合材料作为正极组装了固态超级电容器并对其进行了简单的电化学测试,在1 A g-1下比容量为35.08 m Ah g-1,经过6000圈循环性能测试,容量保持率为122.2%。
其他文献
化石燃料的消耗和环境的恶化有望通过可再生的新能源器件来缓解。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绿色清洁的能源储存装置,在能量储存和转化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决定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关键是电极材料的选用。二维(2D)材料之一的过渡金属碳化物和氮化物(MXene)因其可调的微观结构、丰富的表面官能团、较高的化学活性和亲水性等优势有望作为高性能电极材料。但是,MXene材料易氧化、理论比容量较低,极易发生堆叠导致活性
学位
甲醇燃料因符合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而受到大力推广,但甲醇燃烧后产生甲酸、甲醛等物质,对金属零部件造成腐蚀磨损,成为制约甲醇燃料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在金属零部件表面制备兼具防腐和耐磨性能的薄膜或涂层是可行方法之一。类金刚石(Diamond-like carbon,DLC)碳基薄膜的高硬度、低摩擦、优异耐磨性能和良好耐腐蚀性等特性使其在甲醇环境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然而目前与此相关的研究工作较少。因此,本文
学位
光催化是一种太阳能转化技术,表面活性位点构筑是提高特定太阳能转化反应表观效率的有效方法,同时可促进催化剂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本论文以晶面结二氧化钛为基底材料,通过表面酸碱位点构筑增强光催化反应表观效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乙醇协同Br-调控氟化二氧化钛表面酸位,制备出富含Ti4+Leiws酸位点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F-TiO2(EB))。表面酸位调控不会改变样品的晶体结构、尺寸、吸光度和能
学位
相比于锂、钠、钾等金属,锌储量丰富、价格低廉,在空气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水系电解液中可直接用作集流体和电极,理论比容量高(823 m A h g-1),氧化还原电位较低(-0.76 V vs.SHE)。以上优点使得水系锌基储能技术成为近年来炙手可热的研究方向。其中,锌离子混合电容器(ZIHCs),它将二次金属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优点集于一身,在储能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作为一种新型的混合型
学位
摩擦纳米发电机(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TENG),能有效的收集环境中分散的、低质量、低频率的机械能,输出的电信号具有高电压、低电流的特性。为了进一步提升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引用具有低电压、高电流输出特性的电磁发电机(Electromagnetic generator,EMG)与其复合,就能取长补短,而且EMG可以收集环境中的高频能量,扩大了能量收集频率范围,因此就引
学位
随着纳米材料的不断研究和发展,载贵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在催化领域中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为了解决贵金属纳米颗粒作为催化剂成本高、耐用性差、易聚集等诸多问题,可以采用与其他材料复合的方法,比如金属有机框架(MOFs)常成为贵金属纳米颗粒良好的载体,从而有效的提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近几年,基于MOFs材料构建的纳米酶获得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MOFs材料又能与石墨相氮化碳(g-C3N4)、氧化石墨烯(GO)及
学位
近年来,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破坏,空气中颗粒物(PM)污染的危害已逐步发展为威胁人类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的问题,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开发高效且可适用于多种复杂环境的空气过滤器是当今社会解决PM污染问题的主要手段。共轭微孔聚合物(CMPs)作为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中的一种,以其超高的交联结构、可调的孔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等优势,有望实现对PM的有效过滤,然而CMP
学位
<正>女性的隐私部位一般存在特殊气味,除了月经所具有的血腥味外,还有一些其他异味,如臭味、鱼腥味,甚至一些说不出的怪味。这些异味有些是因个人护理不妥当,有些则可能为疾病所致,应找出私处异味源头,消除异味。
期刊
氟是电负性最强的元素,将氟原子引入到多孔炭中可获得较大的电荷极化。我们选取含氟共轭微孔聚合物为前驱体制备了多孔炭,研究了氟对多孔炭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氮、硫的原子半径、电负性和电子结构有较大的差异,在多孔炭中氮、硫原子产生协同作用,可能对多孔炭储锂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我们选取含氮、硫共轭微孔聚合物,探究了氮、硫原子对多孔炭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1,3,5-三乙炔
学位
土壤胞外酶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参与者,与微生物的代谢需求和养分供应密切相关。然而,对干旱区山地生态系统沿海拔梯度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状况及其驱动因素尚不清楚。基于此,以贺兰山海拔1300—2700m范围内7个海拔梯度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揭示贺兰山土壤理化性质、胞外酶活性及微生物养分限制的海拔分布格局,分析影响微生物养分限制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海拔梯度的升高,土壤含水率(SWC)和有机碳(S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