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连接隐蔽信道的构造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qand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蔽信道的研究是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网络时间式隐蔽信道是众多隐蔽信道中的一种,它将网络中的正常协议包作为构造自身通信信道的资源,能够在不同安全级别的主机和进程之间传递敏感信息。所以,它常常作为窃取信息的一种理想手段。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隐蔽信道无论在信道容量还是在传输正确率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而威胁也越来越大。因此,研究隐蔽信道对于维护信息安全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对于隐蔽信道来说,它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隐蔽”,它能在监控严密的系统中窃取信息而不被安全软件发现。当前绝大多数隐蔽信道都使用同一连接上相邻两个包的时间间隔作为编码隐蔽信息的手段。这种编码方式带来了一个不良的后果,就是随着隐蔽信道的工作,整条连接上包间间隔构成的序列,在一些数学特性上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而绝大多数隐蔽信道检测算法都会利用它的这个弱点,采用一定方法,找出隐藏在正常网络数据流中的隐蔽信道。为了应对隐蔽信道的这个弱点,本文利用TCP协议中并发连接的特性,设计了一个多连接环境下的隐蔽信道。该信道虽然也将隐蔽信息编码到包间间隔之中,但是编码信息的两个协议包分别来自于不同的连接,从而最大程度减少了单个连接上包间间隔的异常情况。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隐蔽信道的抗检测性,本文还深入研究了几种重要的隐蔽信道检测算法,分析它们可能对多连接隐蔽信道的影响,并在设计中做出改进,使得隐蔽信道能够很好的免疫这些检测。本文详细描述了多连接隐蔽信道的设计,包括多连接环境下编码解码函数的设计、基于模型的按需流量的产生和信道熵的调节过程。最后,本文通过实验,测试了多连接隐蔽信道的速率、正确率和抗检测性,并与其它一些隐蔽信道进行比较,证实了本文设计的隐蔽信道具有良好的性能。
其他文献
人脸识别在身份认证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系统为背景,以二代证图像和场景视频图像为研究对象,针对预处理和匹配方法进行了详细探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中的数据急剧膨胀。大规模的数据生产就必然伴随着大规模的数据存储,但传统存储方式很难突破其存储限制,分布式存储系统应运而生。Hadoop是
由于成像设备的光学性能、仪器或环境噪声、处理技术、存储空间、传输带宽等各种物理和经济因素的限制,在对图像进行采集、压缩、处理、传输和复制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给图像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智能手机得到普及,智能手机所承担的功能也日益增多,其中移动支付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NFC(近场通信)技术以其在实现移动支付方面的作用而闻名,它面向近
人体行为分析是计算机视觉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其应用包括智能视频监控、虚拟现实和人与电子设备进行交互的各种系统。这些应用领域多数需要对人体行为进行检测、跟踪和自
并行测试是指测试系统并行地对被测系统进行测试。通过并行测试能够减少测试时间以及其它开销,提高测试效率。TTCN-3语言的重要语言特性之一就是并行测试。传统协议测试中要
中国书法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艺术形式,它沉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情趣、哲学思考和文化心理特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CADAL书法资源库中有很多
随着大数据、4G高速网络时代到来,实时交互、成本低廉的网络事件对社会生活、政策法规、人民心态影响逐渐加深。事件监控、舆论引导等问题引起广泛重视。本文针对网络事件发生
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广泛使用,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信息系统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鉴于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所承担的关键作用,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操
随着网络攻击种类越来越多样化、攻击手段越来越复杂,入侵检测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入侵检测是一种重要的网络安全技术,根据检测原理不同,该技术可被划分为误用检测和异常检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