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GhCIPK6的功能鉴定及其参与调控植物糖稳态的机制解析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4992627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钙离子作为第二信使,在植物生长发育及对环境响应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环境条件及生理状态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不同的钙信号,而植物可以通过一系列钙离子感受器及下游蛋白来实现对钙信号的解码。已有研究表明,CBL-CIPK介导的钙信号转导参与了多种生物学过程,特别是对离子稳态的调控。然而由于CBL和CIPK家族成员在功能上的冗余,其众多潜在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发掘。糖作为植物最重要的代谢产物,其分配和利用受到严格的调控,但植物对糖稳态的精细调控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本研究在棉花中鉴定到GhCBL2-GhCIPK6参与了植物对糖稳态的调控并对其机制进行了解析,结果如下:
  1.陆地棉GhCIPK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本研究通过将拟南芥中的AtCIPK蛋白序列与棉花参考基因组TM-1数据库进行比对,在棉花中共鉴定到79个GhCIPK成员并进行进化树分析。绝大多数GhCIPK在A亚基因组和D亚基因组中均存在对应的同源拷贝,其中A和D亚基因组中分别有4个成员属于GhCIPK6亚家族,而GhCIPK6A3/D3在整个家族叶片表达分析中具有最高表达量,在本研究中用GhCIPK6表示。此外,GhCIPK6被鉴定为节律基因且在棉花不同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表达。
  2.GhCIPK6参与调控植物糖稳态、生长发育及逆境耐性
  GhCIPK6影响了棉花可溶性糖的含量和组分。GhCIPK6超表达植株叶片中积累大量的葡萄糖和果糖,而蔗糖含量降低,最终造成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增加。RNAi植株中GhCIPK6及同源基因表达均下调,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但对总糖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而GhCIPK6A3/D3敲除突变体中葡萄糖含量不受影响,说明GhCIPK6调控糖稳态与其它同源蛋白具有功能冗余性。超表达GhCIPK6引起可溶性糖积累的同时显著抑制了植株生长发育。此外,GhCIPK6提高了棉花对饥饿及高浓度葡萄糖胁迫的耐性。
  3.GhCBL2作为GhCIPK6上游的钙受体参与了糖稳态的调控
  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筛选到与GhCIPK6互作的GhCBL2。通过Pull-down,BiFC及荧光素酶互补成像(LCI)技术对GhCIPK6与GhCBL2在体外及体内互作进行了验证。超表达GhCBL2能显著提高棉花可溶性糖及葡萄糖的积累,CRISPR-Cas9介导的GhCBL2敲除突变能显著抑制GhCIPK6介导的可溶性糖及葡萄糖积累,说明GhCBL2参与了GhCIPK6介导的糖稳态调节。
  4.GhTST2作为GhCIPK6下游的靶标参与了糖稳态的调控
  对GhCIPK6转基因植株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到GhCIPK6下游潜在靶标蛋白液泡糖转运子GhTST2,通过酵母双杂交,Pull-down及BiFC证实了GhCIPK6与GhTST2在体外及体内的互作。超表达GhTST2能显著提高棉花可溶性糖及葡萄糖含量,而GhTST2敲除突变体中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此外,GhCIPK6超表达棉花中可溶性糖及葡萄糖含量在GhTST2突变背景下显著降低,说明GhCIPK6介导的糖稳态调节依赖于GhTST2。
  5.GhCIPK6参与糖稳态调控的机制在不同物种中具有保守性
  在拟南芥中异源表达GhCIPK6能引起葡萄糖及可溶性糖含量的显著升高。在GhCIPK6异源表达的拟南芥中同时突变AtTST1及AtTST2能将可溶性糖及葡萄糖含量恢复到野生型水平,说明GhCIPK6调控糖稳态的机制在不同物种中具有保守性。
  6.GhCIPK6具有多重生物学功能
  GhCIPK6平行参与了其它的生物学过程,这些过程独立于GhCIPK6参与的糖稳态。其中,GhCIPK6超表达棉花叶片中多种矿质元素含量显著降低。此外,超表达GhCIPK6显著促进了离体叶片失水速率但降低了叶片蒸腾速率,并显著提高了植株对水分的利用效率。由于GhCIPK6家族成员在调控以上生物学过程中可能存在功能冗余,因此没有在GhCIPK6RNAi及突变体植株中检测到与野生型相比的显著差异。对于以上生物学功能的进一步鉴定和解析还需要进行GhCIPK6家族多个成员敲除突变体的创建和深入研究。
  根据以上结论,本研究在棉花中鉴定到GhCBL2-GhCIPK6-GhTST2通路参与了植物糖稳态的调控,为改良作物品质和逆境抗性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其他文献
内蒙古旱作区存在干旱缺水、蒸发量大、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差及作物产量低等问题,严重影响旱作区农业可持续生产。选用膨润土作为土壤改良剂,通过连续5年大田试验和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用量膨润土(0、6、12、18、24和30 Mg hm-2)对谷子生长、光合特性、土壤特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及CO2排放的影响,明确了膨润土蓄水保墒增产生态机制,以期为提高旱作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作物增产增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
学位
绞股蓝属(Gynostemma Bl.)隶属于葫芦科(Cucurbitaceae),属下共包括2亚属(绞股蓝亚属和喙果藤亚属)2组(喙果藤组和五柱绞股蓝组)17种2变种,中国分布有2亚属2组14种2变种。绞股蓝属植物的自然地理分布从中国的秦岭南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一直延伸到热带亚洲。然而,绞股蓝属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和谱系地理历史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  本研究首先对绞股蓝属植物进行大规模的
学位
干旱是影响全球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境胁迫之一,明确作物耐旱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可为筛选和培育抗旱作物品种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奠定理论基础。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水分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水分高效利用密切相关。野生大麦(Hordeum spontaneum)作为抗逆性较强的禾谷类作物,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研究作物抗逆生理与分子机制的理想物种。本研究全面运用了植物生理学、比较基
学位
杂草是全球农业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而稗草则是这其中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种。研究表明,稗草可以导致约35%的水稻减产。化感作用是由化感物质释放介导的作物与杂草相互作用的一个核心过程,这种化感物质对相互作用的一种或另一种植物的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近来,许多研究表明利用化感互作进行杂草防治可以降低杂草的危害,提升作物产量。然而目前对水稻与稗草之间的互作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尤其对许多关键化感物质的生物合成基
学位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棉花纤维长度和强度是纤维品质的关键特征,纤维强度(FS)与纤维次生细胞壁(SCW)的生物合成密切相关。三氨基酸环延伸(TALE)超家族转录因子是同源结构域蛋白的一类,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多种生物过程。其中一些模式植物的TALE家族成员已被证实在调节次生细胞壁生物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棉花中个别TALE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表明,其会通过影响棉纤维次生细胞壁的沉积从
学位
棉花是重要经济作物,在许多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棉纤维是纺织业主要材料来源,也是决定棉花经济价值的重要部分。全球人口基数的增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纤维产量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选育出高产、优质的棉花新品种成为棉花育种学家当前至关重要的任务。但棉花的纤维品质是受多个等位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极易受环境影响,并且纤维品质与产量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因此,利用传统的育种方法培育高
学位
高粱广泛种植于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可作为粮食、饲料、生物能源和酿酒原料。然而,气候变化引起的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着世界各地的高粱产量与品质。植物内源性氰苷(cyanogenic glucosides, CGs )是一种具有天然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由α-羟基苷元与糖链连接而成。它可保护植物免受伤害。如植物利用内源性氰苷释放有毒的氢氰酸(HCN)以防止草食动物伤害。动物食用含氢氰酸的牧草会抑制动物体内
学位
受气候条件和生产条件变化的影响,我国两熟及多熟制生态区种植模式单一、传统种植模式周年光温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严重且抗灾能力弱等问题突出,导致周年产量及资源效率下降。近年来,以充分发挥玉米高光效优势为核心,在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建立了双季玉米、春玉米-晚稻、早稻-秋玉米等新型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由于两季品种筛选依据科学性不足、季节间品种搭配不合理等,限制了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
学位
单体异源染色体附加系(MAALs)是作物育种中物种间转移有利基因和性状的重要桥梁材料,也是解析供体种基因组、探究物种亲缘关系的重要工具。前人通过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L.,2n=38,AACC)与药用植物菘蓝(IsatisindigoticaFort.,2n=14,II)的体细胞杂种与甘蓝型油菜的连续回交,一方面培育出雄蕊心皮化的甘蓝型油菜“菘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inap CMS
大麦是世界上最古老、分布种植最广、经济价值极高的谷类作物之一,其产量和面积在禾本科作物中一直居第四位。高产、优质、多抗一直是大麦遗传改良的主要目标,然长期的驯化选择,特别是经过近代育种和集约化种植,使得大麦不少有益等位基因丢失,遗传多样性明显降低,出现了遗传基础狭窄和基因同质化等问题,已成为实现主要育种目标的瓶颈。一年生野生大麦(Hordeum vulgare ssp. spontaneum)是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