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塑与回响 ——影像装置艺术中的空间建构研究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dia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发展系谱中,影像装置艺术作为动态影像艺术与装置艺术的重要分支,其空间建构的延展性话题一直贯穿在自身发展脉络之中。伴随技术的演进与媒介的多元化,影像装置艺术也历经了一场深刻的变革过程——从早期的摄影、电影装置、录像、录像雕塑、录像装置艺术直至今天与空间、环境和数字技术等紧密结合的影像装置艺术。空间建构问题是研究影像装置作品不可回避的关键,而在艺术创作的语境中,它却常被视作一种创作“本能”而被置于一种“不可说”或“不需说”的境地,这也导致当下的艺术空间建构研究多囿于“形而上”的理论范畴。而影像装置艺术因同时兼具了“影像”的时间性与观念性,以及“装置”的空间性和物质性,造就了其空间建构形式兼具特殊性和统一性的特征,并成为研究艺术空间建构的绝佳范本,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重点。本文将在艺术实践视角下,从虚拟和客观两个层面对空间展开论述,既关注影像可见的虚拟空间建构,亦重视装置可触的客观空间生成。论文尝试通过机械时代、电子时代、数字时代三个阶段,梳理影像装置艺术从萌芽到成熟再到最终泛化的历史演进过程。同时,就影像装置艺术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空间建构问题展开叩问与讨论,并尝试对影像装置艺术在不同时段与层次的空间建构类型与特点进行归纳论述。论文以“互塑”和“回响”作为建构影像装置艺术空间的关键和隐喻,由此切入艺术家在当下影像装置艺术创作时需要面对的问题——如何在逃离虚拟空间的渴望与进入真实空间以及现实的需要之间寻找平衡?具体而言,“互塑”是本文在艺术创作视角下,结合艺术家的个案分析对影像装置艺术空间建构的特征与形式所提炼出的关键词。在影像装置艺术中,“影像”作为一种时间性的艺术与作为空间性的艺术的“装置”,通过“升维”的转换与“变维”的交错手段实现了空间建构的“时空转换”;艺术家与观众、艺术体制以及市场之间的关于“观看及展示权力的博弈”,如何使影像装置中的空间建构成为一场“权利的游戏”;在影像装置创作中,观念与叙事、技术与媒介四大维度结合着时间和运动,成为艺术家构建空间的六个向度;看似“平行宇宙”的私人与公共空间的交叠,所造就的影像装置艺术剧场和场域特征的“隐匿”以及作为模糊地带的“灰空间”的“显现”;最后,则是借由数字技术通过交互与沉浸模式而打造出的混合数字空间的“降维”,以上五个部分共同构建出整个影像装置艺术的空间宇宙。“回响”作为一种隐喻,映射并预测了当下影像装置艺术空间建构的状态和总体趋势,在这里影像装置艺术的空间建构是一种需要通过不断“回响”来进行验证的状态。其包含了由“时间化的空间”与“空间化的时间”所导致的影像装置作品在空间建构中由“并行”到“纠缠”的时空状态。同时,本文在此亦讨论了观众作为变量是如何影响并加速了将“空间的建构”重构为“正在建构的空间”的过程。此外,鉴于动态影像艺术观念性的泛滥以及数字属性的媒介化所造成的影像“泛化”,影像装置艺术的物质性则不断“收敛”,其空间建构势必成为一种新的“此消彼长”的观看之道。“回响”是源自艺术创作对立面的反馈,更是提出问题的关键。面对空间建构时所遭遇的问题,艺术家只能通过对“回响”正确的感知才能触摸源自内心的真实,并借由作品重新向世界发问。面对艺术家的困惑,对当代数字媒体迷恋的观众也抛出了新的问题:如何在逃离真实空间的现实边界与寻找虚拟替代品的安慰世界之间获得平衡?毋庸置疑的是,艺术家的创作将在这两个问题之间搭建新的想象和交流平台,而观众期待的答案,恰恰来自艺术家自己。最后,本文以诗意的方式回应了前文提出的当下艺术家在影像装置艺术创作时所要面对的问题,将意大利诗人切萨雷·帕韦塞(Cesare Pavese)的诗句“如果你想要生命,请停下来生活!”作为一份赠予艺术家的珍贵礼物,而对空间建构的探索与守望,无疑是艺术家的使命和责任,同时这也将成为观众的选择与答案。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地震动记录数据的不断累积,基于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普及的背景,国内工程设计人员对地震动记录的选取工作日渐重视,选取合适与合理的地震动记录也成为工程地震方向的研究热点。我国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对于地震记录选取工作有相应的规定与说明,但相比于国外现行的建筑抗震规范,特别是美国的ASCE系列规范,却有一定程度的不同与不足。本文以中美现行建筑抗震规范为出发点,对记录选
学位
目的:分析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in,DMD)患儿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特点,了解共患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并通过对照研究,探讨外周血炎症和免疫指标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构建DMD认知功能障碍风险预警模型。同时基于RNA-Seq测序,查找参与DMD认知功能障碍的差异表达基因及相关通路和网络,为研究DMD共患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相关的基因及其分子机制提
学位
目的:目前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治疗选择有限,治疗的目的仍以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为主。中药复方在IPF的治疗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且毒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因此,本项目在已有黄芪当归治疗IPF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符合中医整体观的思路出发,拟基于循证医学和生物信息学讨论黄芪当归药对治疗IPF的作用及机制,全面对黄芪当归药对治疗IPF的现代科学内涵从多角度进行
学位
在智能电网建设的强大驱动下,先进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不断加深,逐渐发展为具有控制、供能、地理等多重耦合特性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power system,CPPS)。信息物理的深度融合在实现系统实时状态感知和决策控制、改善其运行水平的同时,信息系统的安全漏洞也使薄弱环节进一步增,致使大停电事故时有发生。为应对CPPS耦合效应带来的安全风险,韧性CPPS
学位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晕放电产生大量的空间电荷,空间电荷受电场力作用定向移动形成了特有的离子流场问题。当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临近农业大棚时,空间电荷会在农业大棚的介质薄膜上积累,对周围电场产生畸变。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对离子流场中介质薄膜荷电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临近农业大棚时的离子流场预测方法。首先,本文针对介质薄膜在离子流场中的荷电特性及其测量方法开展了研究。本文基于无源静电探头测量原
学位
近年来,随着决策环境的日趋复杂,决策者受限于其认知水平,有时难以采用精确的数值表述评估信息。语言型模糊集以其刻画直观、操作灵活、符合人类思维习惯等优点在决策问题中应用广泛。在决策实践中,语言型多属性群决策问题多呈现出如下特征:①决策信息犹豫模糊,评估形式丰富多样;②决策行为有限理性,决策偏好存在差异;③决策群体结构复杂,群体信息内在冲突;④决策属性不完全独立,评估属性相互关联。因此,针对语言信息环
学位
随着风能发电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风力机叶片尺寸越来越大。风力机不断向大型化和轻量化的方向发展,对如何保证长柔性叶片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需要发展更加精细化的动态设计方法,以满足日益先进的叶片结构设计需要。实际风场运行的叶片由于振动幅值过大产生表面裂纹甚至发生疲劳破坏,有些风力机则可能由于颤振等气动弹性不稳定问题,造成叶片断裂、塔筒倒塔。叶片共振验算和叶片的稳定性分析逐渐成为大型风力机
学位
目的: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经典代表,发病率逐年上升,研究证实Notch信号通路可通过调控Treg/Th17细胞因子水平参与到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Notch蛋白同样可能通过影响Treg/Th17细胞因子水平促进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生发展。因此,笔者开展临床试验观察消瘿导痰汤的临床疗效,制造桥本甲状腺炎小鼠模型、诱导甲状腺
学位
储热是最具应用前景的储能技术,可在太阳能热发电、热电联产机组运行调峰、工业余热利用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填充床斜温层单罐储热具有占地小、成本低的优势,但实际运行中斜温层厚度的控制,以及蓄放热过程的动态性能还有待深入研究。论文针对适用于低温和高温储热应用的填充床斜温层储能系统的动态特性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建立了三种不同的数值模型,模拟填充床储热罐内部的传热和流体流动特性,包括:针对没有填充填料的纯净水
学位
环氧树脂具有机械性能优良、绝缘强度高等优点,常作为气体绝缘输电线路等直流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支撑。但在直流高压工况下,环氧树脂和气体的交界面上会积聚大量电荷,一方面会严重畸变外部电场,另一方面为电极间形成贯穿性导电通道提供有利条件,从而易于引发沿面闪络。环氧树脂的沿面闪络现象会导致相关电气设备的绝缘失效,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提升环氧树脂的沿面闪络性能成为了近些年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