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法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以郑州市第二中学为例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aringr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鉴赏课作为高中音乐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方式,在音乐教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传统的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教学中,教师常以语言讲授、频繁播放音乐的形式单向的把音乐知识灌输给学生,过度注重教学评价结果,忽视了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随着《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实行,新课标理念逐渐渗透并深入于音乐科目的教学工作中,显然,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已不适于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如何让学生在享受音乐教学活动的乐趣中积累并深化对音乐的理解,已成为教师及教育研究者所普遍关注的问题。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游戏教学法是基于现代教育理论下的教学方法,它以一种新的方式呈现在教学环节中,旨在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与技能,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具有教育性、趣味性、创新性,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通过研究文献、实地了解发现:近年来,游戏教学法已广泛运用于学前教育及小学音乐教学中,但其在中学阶段的研究仍属于初级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研究游戏教学法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的运用。本研究以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奥尔夫、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为理论依据,以郑州第二中学高一年级两个创新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研究文献资料、分析案例、实验探究的方法,对游戏教学法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运用进行探索。在对目前音乐鉴赏课堂现状、实施游戏教学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后,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笔者设计出四个课例,并在郑州市第二中学进行教学实践。通过研究得出游戏教学法适用于郑州二中高一年级的音乐鉴赏课堂,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点燃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过程中获得音乐知识与技能,并为之后游戏教学在音乐领域的探索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幼儿时期是个人良好习惯和社会认知形成的启蒙时期,在这一阶段针对幼儿开展劳动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劳动意识,帮助他们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意识。研究家园共育视域下幼儿劳动教育的策略,对幼儿劳动教育效果的保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在分析目前幼儿劳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以“家园共育”为视角,提出幼儿劳动教育的开展对策。
我国对非援助规模不断扩大,中非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一方面,双边贸易总额稳步增加,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将非洲作为“走出去”的目的地之一,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增长迅速。聚焦于此,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认为对非援助促贸促投资的效果显著。而鉴于金融部门对拉动一国经济发展、提升发展能力至关重要,本文更多地关注了非洲国家的金融发展问题,发现在对非援助不断深化的同时,非洲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也普遍提高。由此引出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儿童开始加入汉语学习的行列,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范围不断地扩大。教学对象的转变对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中国童话故事进行的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界中,仍是一种独特新颖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童话具有更深层次的教育性、非超自然的荒诞营造趣味性、贴近现实生活的故事性的特点和缅甸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活泼好动、具有强烈好奇心;在课堂上自由散漫、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教学内容
词汇是现代汉语的三要素之一,在汉语交际及使用过程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同样举足轻重。而对初级阶段汉语词汇教学来说,如何教授汉语词汇,如何有针对性的进行词汇教学,如何对学过的词汇进行复习巩固,如何使汉语教学丰富多彩,以及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的,学生又是如何配合教师的,这一直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学者们不断探究的课题。根据在泰国曼谷莎缇挽那学校的汉语教学实习情况,我们调查研究了本校汉语
旅游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有着启动性强,投资少,见效快的独特优势,并且对地区招商引资和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地区经济水平有着极大的带动作用,因而近年来不少地区开发都以旅游业为龙头产业,逐步实现产业发展滚动,创造了多种新兴一体化发展模式。河南省“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将旅游产业培育成生态文明建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引擎,驱动省内经济转型升级和增强人民福祉的重要力量,省综合实力的重
近年来,随着国内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全国高校的留学生不断增多,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渐普及留学生教育。云南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泛、多层次的办学条件也吸引着多国留学生,随着多国办学合作的深入,云南大学留学生人数日益增多。近几年的留学生中,南亚东南亚的学生成为云南大学留学生的主力军,其中,老挝是近年留学生人数较多的国家之一。本文以云南大学的老挝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学实习的三个班
为了应对现实社会和未来社会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国家需要培养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灵活运用知识的高端人才。知识迁移已成为国内外人才核心素养培养和深度学习的一致要求,“为迁移而教”已赫然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的共识之一。作为一种认知理论和问题解决策略,基于案例的推理(CBR)可有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和知识迁移,引导深度学习。本文旨在探究CBR与知识迁移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证CBR对知识迁移的促进作用。首先
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技能型、创新型就成为其必备特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环节,就要求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重视中职学生的培养,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但是目前中职学校在培养旅游人才的模式中还存在实训基地简陋甚至缺少,教师专业知识技能不达标,师资队伍薄弱,教学效果较差等现实因素,同时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工业的发展,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全球各国为减少对环境的压力纷纷进行各种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研究。在储能领域,各种移动设备和通信设备中已大量使用锂离子电池,但其安全问题、循环使用寿命和高功能密度差等问题阻碍了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而超级电容器刚好可以有效补足锂离子电池的这些缺点,具有使用安全性高、循环万圈后几乎无容量损失、功率密度大等诸多优点。各类生物质资源在全球各地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