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机器人可变形行走机构研究与系统设计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elie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灾变后井下复杂的非结构化环境,现有开发的救援机器人普遍存在对灾变巷道地形适应性较差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以提高矿井救援机器人对灾变后巷道地形的适应能力为目的,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可变形行走机构的矿井救援机器人。当其在轮径最小的时可通过比轮子直径尺寸稍高的狭缝,在轮径最大时可用于越过较高的障碍,最终探明井下情况反馈给操作人员,并可在机器人车身上携带少量的急救物品。首先,分析并列举了国内外救援机器人的优缺点以及救援机器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总结了现如今矿井救援机器人存在的问题。利用inventor三维建模软件对机器人的各零部件进行建模与组装,并通过分析行走机构中的连杆组数对机器人越障性能的影响以及电机驱动力的影响确定了连杆组数目。其次,在建模好的机器人基础上,建立了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以及对机器人的越障能力分析,并利用ADAMS仿真软件建立了机器人在轮子半径在最小和最大两种极限状态下的仿真模型,对模型进行了相应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机器人满足预期要求,验证了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并仿真了机器人极限越障高度,得出了机器人在极限越障高度下电机的极限力矩,给电机选型提供理论基础。最后,通过3D打印机对机器人的各个零部件进行打印组装,完成了机器人3D打印模型。以完成机器人各项任务为目的对机器人的硬件系统进行选型,并根据厂商提供的资料对机器人的软件系统进行代码编写,最终完成机器人的样机模型。在实验样机基础上,对机器人进行不同路况下的直线行走实验,不同角度下的爬坡实验,机器人的越障实验以及机器人的原地转向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本文所研发的样机满足设计要求,并且具有很好的性能。最后针对本文进行简要总结,并从机器人机械结构、控制系统等方面对机器人的未来研究前景作了展望。该论文有图89幅,表3个,参考文献64篇。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5G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得到全方位的推广。新闻传播的媒介工具和形式更趋完善,媒体融合发展成为当前众多企事业单位推进全方位宣传
山西省煤炭地质局成立于1954年10月,为省政府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下辖9院(正处级建制)和6个直属中心。全局现有职工7072人,其中,在职职工4801人,在职专业技术人员1455人,中高级职称人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负载功率等级不断提升,如何提升中压传动系统的性能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各种中压变频器(Medium Voltage Drive,MVD)中,四象限级联H桥拓扑(Cascaded H
在近年中考试题中,常常出现某一化学量随另一化学量变化而变化,而以函数图象的形式表示的试题,对于这类试题的解答,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将其解法归纳为“两态一势”。“两态”
小片段非编码RNA(small noncoding RNA,sRNA)是一类不编码蛋白的调控RNA分子,长度通常在50-500 nt之间。sRNA主要通过与目标靶基因的mRNA通过互补配对的方式结合,从而影响mRN
针麻镇痛不全可以选用非麻醉性镇痛药另以克服,本文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针麻和针麻加颅通甲状腺手术时病人血浆β-内啡肽和皮质醇,以了解颅通对应的阻断和对针麻的的加强作用,结果
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是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以班级建设为载体,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发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