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功耗有机阻变存储器件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_usern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导体器件尺寸的不断缩小和性能的不断提高是推动信息技术与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存储器件作为对信息进行读写、保持、擦除等操作的半导体器件,几乎是各类电子产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工艺水平提高,目前主流的非挥发性Flash闪存存储在理论和技术等方面都遇到严重瓶颈,无法满足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对器件更高可靠性、更高存储密度以及更低操作功耗的巨大挑战。因此,许多基于不同原理的新型存储器件被提出,并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其中,阻变存储器件(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 RRAM),因其具有器件结构简单、高速擦写、低压高密度操作以及很强的尺寸缩小能力等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非挥发性存储器件的最有力竞争者之一。尤其是,以有机材料作为存储材料的有机阻变存储器件,由于兼具有机材料和阻变存储器件二者各自的优点而被广泛研究。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制备与现有工艺相兼容的有机阻变存储器件,并通过改善材料制备工艺以及器件结构在有机阻变存储器件领域实现器件的低功耗操作,分析讨论器件阻变机制以及进一步优化有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方法。  本论文成功制备了一种基于有机聚合物材料的阻变存储器件。该器件与现有CMOS制备工艺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有机阻变薄膜采用聚合物化学气相淀积(Polymer Chemical Vaporization Deposition,Polymer CVD)的方法实现,阻变薄膜具有良好的完整性和保形性,而且制造过程无污染。经测试,该器件展示出优异的存储性能,具有大开关比,高稳定性等。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表明器件的阻变机理为金属导电细丝机制。为有效提高器件的存储密度,本文使用脉冲编程或擦除的操作方式,通过改变脉冲宽度(或者施加脉冲的数目)来实现器件的多值存储,该方法在有机阻变存储器件中属于首次应用,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针对目前报道的有机阻变存储器件操作电流大,功耗高的缺点,本论文成功设计并制备了基于双有机层的阻变存储器件,在有机阻变存储器件领域首次实现低功耗操作。该器件的操作电流相比一般的有机阻变存储器件降低5至6个数量级。并且该器件表现出自限流特性,避免开启过程中对器件施加限制电流的需求。器件自限流的特性使其可以更加方便有效的应用到存储阵列中。本论文还对器件实现低功耗的机制进行分析,利用实验方法验证了器件的低功耗机制。然而,由于工艺的波动和实验设计的欠缺,低功耗有机阻变存储器件的良率以及循环等特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此外,本论文针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柔性器件进行研究。成功设计并制备了柔性衬底上的有机阻变存储器件,该阻变器件具有可弯曲透明等优点,可以覆盖在柱形纸筒、不规则物体等表面,有效地扩展了有机阻变存储器件的应用范围。同时,本论文对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相结合的双层阻变存储器件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掺杂无机存储层对有机阻变存储器件的影响。
其他文献
光纤频率传输技术因为其具有传输精度高、距离长、抗干扰性好等优点,其相应内容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成果也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本论文针对这一领域,着重研究在应用不同
论文基于电磁全波分析工具,提出并分析了适用于毫米波多频段、双极化、低损耗的新型共馈源系统。该共馈系统具有天线体积小、重量轻,结构刚度强、低损耗等优点,对同一目标多频率
由于石墨化碳(比容量为372mAh/g)负极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因而在商用锂离子电池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电子设备的迅速发展,对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
微管是由α/β-微管蛋白异源二聚体组成的管状结构。微管由微管蛋白单体组装成有功能的α/β-微管蛋白异源二聚体过程中需要一系列分子伴侣和折叠辅因子的共同参与,该过程对于
病原菌相关分子特征(PAMPs)激活的免疫反应(PTI)是植物抵御病原菌侵染的第一道防线,但是对于PTI途径的调控机制却不清楚。我们实验室以前的研究表明,乙烯信号转导中起正调控
超宽带雷达以强穿透能力与高距离向分辨率等优点,在穿墙动目标跟踪、反恐维稳、生命救援、地质勘测、城市管线探测等多种军事及民用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本文研究利用脉
微生物对湖泊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循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湖泊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必然影响其对该环境生态循环发挥功能的改变,了解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是探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个领域的事业都趋于完善.在高速公路建设领域,随着其发展的不断加快.促使通车里程在持续增长.这极大程度的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随着特征尺寸不断缩小,基于浮栅结构的闪存存储器件尺寸持续缩小遇到了很大挑战。阻变存储器(RRAM)因其具有结构简单、可高密度集成、制备温度低、与CMOS后端工艺兼容、高速操
该论文的工作,建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着重于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简要介绍了漏泄同轴电缆及其发展前景,对其辐射机理进行了分析,对耦合损耗的理论计算进行了探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