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政府相机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成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但同时也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的高涨。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严峻,而且各省市地方政府债务之间逐步显现出空间关联性特征。在各省市地方政府竞争愈演愈烈的状态下,地方政府之间是否存在“债务竞争”?各省市债务之间是否存在空间关联性?这些问题在债务风险逐渐暴露之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文章基于2013年和2016年的地方政府债务数据。首先,分别从总体和分地区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各省市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并根据各省市负债率绘制了债务空间分布格局图,给出了债务空间关联性的成因。并运用Geoda和Stata软件,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了全局和局部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各省市地方政府债务之间确实存在正向的空间关联性。而且由Moran’I指数和LISA集聚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各省市之间的空间关联性的分布情况,大部分省市都处于高高集聚或低低集聚区。低低集聚主要发生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高高集聚主要发生在中西部地区。其次,文章还通过对各省市债务之间空间关联性的分析,找出了地方政府债务空间关联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GDP增长率、城镇化率、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并借助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空间关联性影响因素的影响系数。对比一般计量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的回归结果,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空间滞后效应,空间关联性显著。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财政收入汲取率、财政自给率以及财政收入稳定率对政府负债率有正向的相关关系,GDP增长率和城镇化率对政府负债率有负向的相关关系。最后,本文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结论如下:一是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存量巨大且区域分布不均;二是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三是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根据得出的结论,笔者从实行省际间的区域差异政策、科学设定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规范划拨跨省域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以及建立政府债务信息披露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同时,笔者给出了研究展望,简单探讨了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深入研究的大胆构想以及实践的不可行性,期待后续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