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竑《玉堂丛语》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hdengm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竑是明代著名的学者。《玉堂丛语》是焦竑的一部史料笔记,也是明代万历以前的翰林人物言行录。自问世以来,此书一直流传不广,因此人们对其编纂过程、体例、文献征引及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鲜有关注,从而影响了该书作用的充分发挥,也不利于学术界对焦竑史学贡献的重新界定。   焦竑及其门人编纂《玉堂丛语》,既有经世致用思想的长期影响,也离不开诸多客观的现实因素的推动:明代统治者撰史政策由紧变松,《世说新语》和笔记文体的深远影响等。关于此书的名子,流传下来的有两个,一个是“玉堂丛语”,另一个是“玉堂丛话”。由于《玉堂丛语》深受《论语》、《世说新语》等“语体文”的影响,所以经过考证,笔者认为“玉堂丛语”比较合适。《玉堂丛语》的作者,无疑是焦竑,但是他的门人在《玉堂丛语》编纂成书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玉堂丛语》成书于1618年。该书一直流传不广,所以流传下来的版本只有一种。   《玉堂丛语》的编纂体例灵活多样。既有对《世说新语》部分体例的继承,又有对此书部分体例的改造,还结合时代创造了一些新的体例。因为时代在发展,制度在变化,又因为焦竑编纂此书目的在于褒扬贤臣志士,端正人心,利国利民,所以在收录人物言行时,强调经世致用,而不拘泥于人物的官位品级和善恶美丑。简明练达、言近旨远是《玉堂丛语》的行文风格。   《玉堂丛语》能够成书,离不开大量文献的有机组合。焦竑重视对各类史料的兼容并蓄。在《玉堂丛语》中,焦竑及其门人采用照录、摘录等征引方法,大量征引了明人文集中的碑传文字、野史笔记、年谱、奏议、方志等各类文献。但是在征引时,编者并非盲目滥引滥抄、随意剪裁拼凑,而是严格遵循兼容并包、经世致用的原则,对史料甄别真伪良莠,择善而从。但是既然是众手修书,编成的书必然存在这样那样的毛病:引文中时间、官职、辈分、谥号、人名、地名、数量等有失考证;引文多缺出处;标注出处,不够严谨;内容偶尔重复等。   尽管《玉堂丛语》瑕疵很多,但是瑕不掩瑜。它的价值逐渐被人们发现:由于《玉堂丛语》的引文注明了出处,所以它的史料来源比较可靠;由于《玉堂丛语》对明代文献旁征博引,所以它的史料价值比较广泛;《玉堂丛语》可补明史文献之缺,可辑明史文献之佚,可作明史文献之源,可纠明史文献之谬。此书不仅在补缺、辑佚、纠谬等方面为明史研究的一个资料小库,也为展示焦竑史学、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进步思想的一座平台,更是折射明代士人心态明暗曲直、美丑善恶、忠奸良莠的一面镜子。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有别于前代,宋代地方政府发布了大量的劝谕文告,其内容涉及到百姓生活和思想的方方面面。宋政府企图利用各级政府官员来尽可能大范围地宣扬其劝课农桑、移风易俗之意,最终达到控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在19世纪,随着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也应运而生,在英国,罗马不列颠考古学就是其中的一门。作为罗马不列颠考古学的前身,罗马不列颠古物学在16世纪就由
县域旅游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否对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增加县域居民收入等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县级区域是我国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