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CP协议的研究及在虚拟专用网的应用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jun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拟专用网络(VPN)作为一种有效的安全通信技术,许多企业与政府机构通过这项技术在公用网络上组建内部专用网络,它允许身处不同地域的人员访问工作网络,满足了工作人员对数据保密、内部资源访问与管理等多样化的办公需求。由于VPN客户端身处的网络环境千差万别,如何优化VPN对于网络环境的适应性和传输性能成为提高客户端体验的关键。VPN主要使用的传输协议有GRE、UDP与TCP,不同承载协议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在当前网络环境中,网络中间设备防火墙的应用出于安全和资源管控的原因,往往会限制或关闭UDP端口的使用,导致UDP承载的VPN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多数VPN实现使用了TCP作为其备用的传输协议,然而使用TCP承载的VPN受限于TCP协议顺序送达和重传机制,在丢包率较高的网络下性能会急剧下降。考虑当前网络结构僵化的环境,对TCP协议进行改进是一种可行的思路。本文在对虚拟专用网传输模型与承载协议进行研究之后,通过设计一种新的无序传输方案解决了上述VPN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完成的研究工作内容概述如下:(1)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无序TCP协议(uTCP),该解决方案针对VPN的传输模型,对原有TCP协议的语义进行修改,移除了重传机制和按序送达的特性,协议栈按照FIFO的方式向应用层递交缓冲区的数据包,提高了传输的实时性。(2)为了保证协议的公平性,基于uTCP的传输模型设计拥塞控制算法,本文对BBR算法进行相应的优化与改进,增加了丢包率反馈计算模型,使算法可以实时反馈链路状态,更好地适应丢包环境。(3)将uTCP应用于虚拟专用网络实现中,并进行相关的性能实验,评估了VPN在多种承载协议下公平性、延时与吞吐量性能,对协议的性能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多次实验测试表明,本文设计的uTCP协议不仅满足了穿越防火墙的需求,还解决了在有丢包环境下基于TCP承载方式的性能熔断问题。此外,本文在uTCP协议的基础上设计了带有丢包率反馈模型的BBR拥塞控制算法,从而保证了多VPN隧道流量之间的公平性,在高带宽利用场景下也可以保持较低的VPN通信延时,改善了传输性能与实际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尝试从品牌设计的角度为切入点对广州十三行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在现代社会推广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IP方法。将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城市地域特色的国际化品牌,并通过对品牌的应用获得经济收益,形成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循环,延续城市文脉。首先对研究背景和现状进行了分析。近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在世界越来越大,但是文化影响力相对较弱,构建中国城市的文化品牌增加其软
目前,焊接机器人主要是通过拖动示教的方式实现对工件的重焊接,这种方式操作繁琐且受限于工件摆放位置的准确性,焊接的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完成高效准确的焊接任务。针对这种问题,本课题设计搭建了激光视觉平台赋予焊接机器人视觉感知能力,使其能够准确的识别出焊缝所在的空间位置,对帮助焊接工业机器人实现焊接自动化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本课题选取识别的焊缝类型为厚度为10mm、角度为90°的V形坡口焊缝,首先完成焊
命名实体识别(NER)作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任务,虽然其算法已经广泛运用于各种应用当中,但是基于传统机器学习或者深度学习的命名实体识别算法仍然十分依赖于许多具有相同分布的标注数据,从而导致模型泛化能力较弱。而在实际应用中标注数据的规模都较小或者数据都是与业务领域强相关的,如果要获得大量的标注数据,其代价是十分高昂的。另一方面,往往训练模型的数据分布通常不能满足独立同分布假设,所以通常由一
近年来,随着5G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高端生物医疗微纳功能器件的研发与推广、相关智能芯片产业链的技术革新和制造工艺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将焦点聚焦到需求精度越来越高、加工难度越来越大的微纳级别功能器件制造与高端微纳加工制造中。微纳加工技术是应对新时代微纳制造需求的方法,而高精度的微纳运动定位平台则是微纳制造的重要基石。微纳刻蚀加工技术是应对新时代微纳制造需求的方法之一,本论文的目标为制造一款的可应用于
在“中国制造2025”提出后,中国实施推进制造强国战略,促使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化和信息化紧密融合将成为智能制造主要建设方向,这使得对生产过程数据化、结构化显得十分有必要。对于传统的人工巡检,巡检质量难以保证,存在着漏检、代巡、不按规定巡检等问题,随着机器人智能化技术不断突破,把机器人技术用于车间代替人工实现智能化巡检有助于帮助解决传统巡检问题。传统的导航技术,如磁导航、二维码导航等均需要对场地
广东粤西地处岭南,地方文化色彩非常浓厚,民俗活动丰富。“年例”作为粤西当地的一个历史悠久并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民俗活动,是粤西社会、文化、经济的集中展示与体现。“年例”作为粤西地区特有的文化习俗,活动中用到增加节日气氛的装饰是当地人民生活方式的体现,见证了民间生活的喜乐与信仰。对粤西“年例”装饰的创新设计可以扩大年例的影响力,吸引更多本地及外地人参加,进而促进更多产业尤其是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
随着我国西部公路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西部地区具有紫外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极端气候特点,其波长辐射能量与沥青分子键能相近,而长期老化作用会破坏沥青键能,导致沥青内部结构由胶体转变成固体,在天气等条件影响下加速沥青路面裂缝、车辙等病害的形成,从而劣化沥青路面的服役寿命。基于此,有效控制沥青路面紫外老化行为及性能劣化,对于实现沥青路面的长寿命化发
海上风电平台的发展是推动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强有力途径。管类零件作为海上风电的主体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受风、浪、流动载荷等恶劣环境影响,易产生磨损、裂纹、腐蚀等失效行为,导致平台内部泄漏,失去发电功能。管类零件的更换面临着成本高、效率低、资源浪费等问题,采用合理的管类零件现场修复手段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激光锻造复合电弧焊接的新型高性能焊接修复技术,区别于传统修复技术
随着工业制造水平的提高,焊接自动化技术逐渐成为焊接技术领域的主流及研究热点,而焊缝识别与跟踪是实现高效自动焊接的前提。在众多面向焊缝跟踪的传感方式中,激光视觉传感法凭借其检测精度高、视觉信息丰富、传输过程稳定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实际焊接环境存在强光、烟尘等干扰因素,影响焊缝实际位置的在线辨识精度。如何在噪声干扰严重的焊接环境中准确提炼关键的焊缝位置信息成为当前的技术难点。为此,论文以激光视觉传感型
机器人软体手相比于传统的刚性手,其本体由软材料制作而成,具有很高的柔顺性和安全性,在物料分拣、果蔬采摘等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实现软体手对物体的适应性抓取和识别,要求软体手具有触觉感知的功能。目前的软体触觉感知抓取系统存在感知形式单一、控制方法简单的缺点,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抓取对象。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具有手指、手掌多元触觉传感功能的新型软体手,并对其多元触觉融合感知方法和抓取控制进行了深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