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对“东国李相国集”的影响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ang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属于朝鲜汉文学研究和中朝文学比较研究领域的论文。自古以来中朝两国对《诗经》都深有研究,而朝鲜对《东国李相国集》的研究也甚深,然而这都属于单方面的研究,有关这两者影响比较研究的论文却很少。针对这一情况,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两者的影响作了分析比较,希望能为汉文学研究添砖加瓦。这会对中朝两国有关汉文学研究方面的新的理解,研究和交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在中朝文化有关文学与美学交流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本文为了研究《诗经》对《东国李相国集》的影响,本论大体上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一、《诗经》在朝鲜的传播;二、李奎报对《诗经》文学观的接受与发挥;三、《东国李相国集》对《诗经》内容的接受;四、《东国李相国集》对《诗经》形式的接受。 第一章是序论论述研究动机,目的,先行研究,研究对象和方法及意义。 从第二章到第五章是本论部分,论述《诗经》在朝鲜的传播,并分两部分进行了说明:首先,为了说明汉字和汉文何时被传到朝鲜,作者查找了很多古籍,并引用原文加以说明。其次,作者论述了在朝鲜《诗经》的端初与传播,研究朝鲜古代文学的大部分学者都从古朝鲜时代的四言古体诗《公无渡河》出发,因此可以用这一古体诗来联想到当时在朝鲜的《诗经》的面貌,同时作者把《诗经》在朝鲜的传播分为古朝鲜,三国,高丽等三个历史时期进行说明。 第三章论述李奎报对《诗经》文学观的接受与发挥,李奎报接受了孔子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温柔敦厚,诗教也》等诗大序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李奎报提出了自己的文学思想即新意论,文气论等。 第四章论述《东国李相国集》对《诗经》内容的接受,分为三个部分:反映社会现实的诗,反映历史事实的诗,表现自然的诗,并举例进行一一说明。 第五章论述《东国李相国集》对《诗经》形式的接受,在《东国李相国集》中能看出,李奎报对诗歌理论及社会现实的反映等很多方面都受到《诗经》的影响,这以外我们还能看到诗歌形式问题的接受。比兴是在人类诗歌创作当中最自然的表现方式,又是《诗经》诗歌形式的表现方法之一,李奎报接受比兴手法的基础上,追求《新意》和《兴趣》,举李奎报的一些诗来说明这一点。还有意境的使用方面,说明了《诗经》对《东国李相国集》的影响以及特殊性。 总之,《诗经》对《东国李相国集》的影响比较研究对今后学习和研究过程,还有中朝两国诗歌发展史和确立东北亚汉文学有其积极影响。
其他文献
正如梁启超所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文学是社会的缩影。曾国藩创建湘军,扑灭了太平天国的战火。时任两江与直隶总督,跃居为大清王朝两百余年汉族士人最大权贵,成为近代军阀的
学位
建安时代,曹操及其二子曹丕、曹植承两汉文人诗歌创作的低谷而异峰突起,创作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乐府诗,为我国文人诗歌的觉醒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乐府诗创作颇多学习、继
过士行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登上中国话剧舞台的剧作家,迄今十余年的创作中,他陆续推出了《鱼人》、《鸟人》、《棋人》(《闲人三部曲》),《坏话一条街》以及《厕所》(《尊严三部
本文从认知的视角,结合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对名词的边缘特征进行探讨。文章先总结了前人对汉语名词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前人关于名词跨类问题研究的矛盾和不足,根据原型理论
The dynamic network loading problem (DNLP) consists in determining on a congested network, timedependent arc volumes, together with arc and path travel times, g
The definitions of generalized pseudoconvex,generalized quasiconvex and its strictly generalized convexity were presented for the static programming at locally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企业民主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质是建立和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确保职工群众当
随着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互联网深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中,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为使自己不被时代所淘汰,不得不紧跟时代的步伐,时刻关注并获取最新的信息。而这些信息
本论文截取了中国说唱文学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清代中晚期,作为研究的横断面,旨在对这一时期流行在北京的说唱文学与伎艺做全景式的、立体的研究。主要通过对说唱文学曲种、
Let ARDkCS(v) denote an almost resolvable directed k-cycle system of order v. It is clear that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existence of an ARDkCS(v) is v≡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