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主体间动态交互研究——基于人的发展理论的思考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6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从以往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日益增多的同时,也在教育的手段、载体、内容以及方法等多方面做出重大的改变和完善,其中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卓有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为主要研究内容,试图在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从活动的三个主体——学校、教师、学生出发,反思当下高校举办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三个主体在现行的活动运行模式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对其动态交互的缺失进行原因分析。最后,在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构建新型的活动运行模式,提出三个主体间动态交互的实现路径。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在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国内外学者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及校园文化活动主体间动态交互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本文的创新点。随后对人的发展理论、主体性及主体交互进行介绍,并对本文所指的校园文化活动主体及主体间动态交互进行范围界定。  第二章论述了人的发展理论与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主体间动态交互的张力。现实的活动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的,但活动效果距离人的发展理论的要求仍有一定的距离。二者的主体都是人,都是围绕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价值展开的,因此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契合的。人的发展理论规定了校园文化活动的核心内容及其最终目标,但在实际活动的举办中,后者又与前者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差距。  第三章着重强调人的发展理论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主体间动态交互的缺失。以太原理工大学“生涯导航”教育计划系列活动为例展开研究,对不同活动进行具体分析,重点研究效果不理想的活动。分析不同主体在活动创设、开展、反馈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指出现阶段活动主体间交互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将探寻活动主体间动态交互缺失的根源。紧扣前文提到的问题,在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指导下认识到在活动创设阶段,学校主体对于活动效果的急于求成导致了对学生主体关怀的缺失;教师主体过度重视活动的工具性以至于学生主体的个人价值被忽视。在活动中,不能同时满足三个主体的利益及需求,学校及教师试图将活动的效果强制作用在学生主体之上。本章立足于人的发展理论分析,追寻活动主体间动态交互缺失的根源。  第五章在明确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活动主体间动态交互的实现路径。本章是全文的重点,主要是针对活动开展前后出现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要转变活动创设的理念,活动应由科学化走向人本化,由工具化走向生活化,由单向灌输走向平等对话。完善活动举办过程,整合活动各类资源,建立完善的活动评价体系,以实现校园文化活动的三维主体动态交互。
其他文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转型期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引导,同时也凝聚了共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党和国家充分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工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辉煌成果几乎体现在社会的各方面。信息化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网络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自从1995年我国互联网络的接入和服务向社会全面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目的了解南昌市2004—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南昌市2004—2009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使总体布局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这一特殊群体越来越庞大,他们的品德教育问题也引发社会更多关注。进城务工家庭的随迁子女和所有的未成年人一样,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
期刊
作者簡介:李国涛(1981.1—),辽宁人,江西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期刊
这一轮思想解放主要触及利益格局、制度层面的改革,要从“还利于民”转向“还权于民”。 This round of ideological liberation mainly touches the pattern of interests.
“习惯性质疑”又被称为“习惯性质疑症”,既是一种思维定式,也是一种社会情绪表达。调查结果显示,习惯性质疑以一种普遍现象存在于现在社会当中。“惯性质疑”可以说是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