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入研究反硝化除磷机理与特性,本课题在对实验室已有的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工艺运行效果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型连续流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工艺。改进后的工艺基于反硝化除磷原理,并结合曝气生物滤池的优点,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改善了出水水质。试验通过长期运行考察了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规律及系统的影响因素研究。同步设计厌氧/缺氧运行SBR反应器,厌氧段投加不同碳源,缺氧段投加电子受体,考察反硝化聚磷污泥在不同碳源、不同电子受体条件下脱氮除磷效率和特性,并重点探讨分子内碳源PHA合成与碳源种类等的关系。长期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工艺与原双污泥系统相比,出水氨氮效果有明显改善,出水的氨氮浓度可以控制得很低。系统对CODCr、TN、TP、氨氮等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0.93%,81.46%,68.20%和97.44%;试验同时考察了影响系统运行的几个重要因素,进水C/N值、硝化液回流比、污泥回流比、温度等对系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要达到系统稳定运行,上述参数应控制在:进水C/N4.6~5.5之间,硝化液回流比200%,污泥回流比0.6,而曝气生物滤池温度控制在25~30℃之间为宜。同步运行的厌氧/缺氧SBR系统,试验结果表明:三个系统对NO3--N,PO43--P、CODCr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丙酸钠为碳源(45.09%, 91.65%,80.09%),乙酸钠为碳源(59.34%,42.42%,87.25%),蔗糖为碳源(98.61%,27.56%,60.50%)。在反硝化除磷过程中PHA的形成伴随着碳源的降解和聚磷的分解释放,PHA的变化能指示系统的运行效能。指出了以丙酸钠作为碳源合成PHV以用于反硝化吸磷这一途径的存在,并且其作用与以乙酸钠和蔗糖合成的PHB相当,并且PHA的合成还受到碳源种类、碳源浓度、温度、SRT等的影响。最后考察了碳源的改变对不同SBR的冲击,结果表明:乙酸钠和丙酸钠的加入对蔗糖SBR的厌氧释磷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尤以乙酸钠突出。丙酸钠系统中加入乙酸钠对系统的影响不大;但反之则差别巨大。当蔗糖作为其余两系统的碳源时,系统并无释磷现象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