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劳动与剥削克里斯蒂安·福克斯思想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dongyan900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eb2.0时代和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平台的数据挖掘、生产成为资本主义新的价值积累模式。但是,这并未使得资本主义逃离剥削的本质。在诸多研究中,克里斯蒂安·福克斯坚持从对数字劳动的生产过程本身入手,坚持“数字劳动”就是数字资本主义下剥削形式的载体,同时依托互联网的发展,伴随资本、知识、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数字劳动成为资本逻辑、剥削不断扩张的重要途径。批判、引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当代思潮贯穿福克斯数字劳动思想的始终。其中,他对于“新马克思阅读”的讨论给出了探索其数字劳动研究的思路,暴露了理论展开的逻辑缺环。福克斯从生产逻辑切入,指向剥削理论和异化批判。福克斯主要批判“新马克思阅读”从交换谈价值,认为不能脱离生产、劳动谈价值。他的本意是借助生产将剥削绝对化,认定只要价值源于生产,商品交换的成功与否并不影响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但根本上来说,福克斯混同了了价值和剩余价值,这一逻辑缺环贯穿福克斯的数字劳动研究。区分劳动和工作是福克斯数字劳动研究的双轨线,也是他确立生产逻辑的起点。福克斯提示我们,劳动首先是生产过程,并从非物质性使用价值的生产,论证非物质生产过程。他强调,非物质内容也可以纳入生产的范围,非物质形式的生产并不是否认物质生产本身。虽然福克斯的理论存在将生产“泛化”的嫌疑,但他同样论证了生产概念不仅在马克思所处的工业时代,在信息社会、网络时代崛起后也是有效的。因而,数字劳动首先作为数字工作,首先是一个生产过程。另一方面,福克斯指出,劳动是工作在阶级社会的异化形式,这是借助商品化完成的。福克斯详细叙述了马克思对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分析,将剩余价值的来源确定在商品的生产阶段,继而在劳动要素中,即所谓的“无酬劳动”。整个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过程、交换过程就成为资本积累的中介,成为福克斯展开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的直接依据。福克斯对数字劳动背后的生产过程分析,表现在他立足生产性消费,展开网络社会生产过程的具体分析。福克斯首先确定信息这一典型非物质要素的生产性地位,将“数字工作”定性为具体的“信息工作”。本文的第三章特别地梳理了“生产性消费”概念的源起和发展过程,落脚于福克斯论述“生产性消费”的重点及社交媒体用户的产消行为。在“生产性消费”的趋势下,福克斯也总结了数字工作即Web2.0时代生产过程的五种形式:无酬工作、家务活动、玩乐劳动、社会工厂和弹性雇佣的形式。建立在福克斯对Web2.0时代直接生产过程的分析的基础上,论文的第三章具体讨论Web2.0时代的剥削形式。首先,福克斯以“互联网产消者商品”作为出发点,阐释社交平台的商品化过程,平台用户的劳动却是一种受到剥削的无酬劳动。福克斯揭示,同一个剥削过程在用户层面就体现为数字劳动,而在平台层面就体现为平台监控的过程。在福克斯的理论中,包含以无酬劳动为主要形式的剥削模式、以弹性雇佣为代表的过度剥削和玩乐型剥削。劳动和剥削关系的研究,根本上来说,要回到马克思科学的“价值”的概念。在福克斯试图将生产绝对化,进而将剥削绝对化的进程中,生产、价值并不是一定时期的具体的生产关系的表现,反倒是随意使用的万能钥匙,是凝固的概念,而不是历史的运动。正因为如此,福克斯完全没有理解马克思的价值,当然更进一步是剩余价值,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表现,而不是一种寄居于劳动和商品内部的实体化概念。他在剖析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完全混淆了价值和财富的概念,陷入一种人本主义的方法论,将对剥削的指控最终归于工人重新占有自己的商品。
其他文献
在人类与疾病长期抗争中,动物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诸多药物的来源,新药研发测试的受试者,也是解剖医学发展的重要依赖。19世纪动物活体解剖实验的大规模出现,激起了人道主义者的愤懑情绪,导致旷日持久的社会辩论,反对者运用公共舆论掀起了一场影响广泛的反动物活体解剖运动。最终,英国议会颁布了《防止动物虐待法》,通过立法手段规范动物活体解剖实验,实行动物活体解剖许可证制度。这场旷日持久的辩论和
学位
形式标记理论是风格标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借助语言符号体系认识风格,为传递文本风格提供了可能,是翻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据前期研究成果显示,形式标记理论曾被广泛应用于小说、戏剧等文体的翻译研究中,但极少有学者探究其在泰戈尔诗歌翻译中的应用。就《飞鸟集》而言,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译者因素,而相对缺少对其风格及其翻译的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本文选取郑振铎、吴岩、冯唐的《飞鸟集》
学位
本次实践以《日本人的“彼世”观》的第一部分《世界中的日本宗教—日本人的“彼世”观》为翻译对象文本进行了翻译,旨在总结探讨本次翻译过程。笔者一直对日本的历史和宗教抱有浓厚的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接触到了此次的翻译文本,并产生了翻译此文本的想法。实际上,本书是由作者梅原猛撰写的论文集,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有四篇文章,第二部分有三篇文章。整本书介绍了日本最古老的阿伊努和冲绳文化,以及经历了中世、近世直到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GDP的增长,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社会问题随之显现。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央政府开始重视社会的长期均衡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2016年,国家颁布了《社会责任绩效分类指引》和《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指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行为,也体现了政府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期望值的日益提升。近些年来,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数量明显上升,政府颁布的
学位
美军的“穿透性制空”作战概念具备明显的进攻性特征,使用多型武器装备构建“系统簇”,利用跨域协同、网络支撑、信息赋能、智能决策等关键技术,执行隐蔽渗透、深入纵深、侦测要害目标、大规模打击敌方严密的防空系统等“反介入”力量的任务,以达到确保美军制空优势的目的。深入研究这一针对性明显的作战概念,分析其武器装备和战法运用,探索应对之法,对掌握未来战场的主动权意义重大。
期刊
<正>近日,有关美军第六代战斗机已经首飞的新闻铺天盖地,但有观点认为,现实与传闻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这架所谓的新的六代战机原型机不太可能是一架战斗机。美国空军采购主管威尔·罗珀也表示这架所谓的六代战机原型机实际是一架技术演示飞机,而这距离实际装备有相当大的距离。不过即便如此,在第六代战斗机已经初露端倪的情况下,以开放性的思维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仍是富于积极意义的。
期刊
近年来,“汉学热”在中国受到了持续的关注,这意味着中学和西学的交流碰撞。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顾明栋提出了汉学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就是“原创焦虑”。顾明栋的汉学主义理论有两个基础性概念——文化无意识和知识的异化。其中,文化无意识是汉学主义的源泉和动力,汉学和中西研究的异化知识是汉学主义的结果。文化无意识包括意识形态无意识、方法论无意识和种族无意识等,而且可以在教化的作用下实现从
学位
正史中的禮樂志是研究中國古代禮樂典制與文化的重要歷史文獻,是正史典籍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唐書》中《禮志》十卷(因《新唐書》中《禮志》和《樂志》合稱,故因之不改,實際論文的補正對象是禮志部分)是歐陽修等人在《大唐開元禮》、《唐會要》、《舊唐書》諸書上的基礎上所撰寫的對有唐一代禮制的記錄,然而對於該志的研究,尚未有充分探索。其中文本整理部分,雖有1975年中華點校整理本,但是此本有重新的校證之必要性:
学位
相傳為東漢蔡邕編撰的琴曲題解專著:《琴操》,由於文獻散佚和歷代闡說的差異,其作者、成書背景、和具體內容已引發學界諸多討論。後世史志、書目、類書及詩文總別集等文獻的稱名徵引,指涉出東漢桓譚、蔡邕,和兩晉孔衍這三種《琴操》作者與版本。至清代,王謨、阮元、馬瑞辰等人在《琴操》輯佚與刊刻序文中各執己詞,但總體仍以支持蔡邕編著者為多。本文在前人的考證與辨問基礎上,著眼以下問題:一、推源溯流。在《琴操》作者分
学位
法属马提尼克诗人、剧作家、政治家艾梅·塞泽尔既发起了“黑人性”运动,又是后殖民理论的先驱。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塞泽尔开始从诗歌创作转向戏剧。在之后的十多年里,塞泽尔贡献出了四部戏剧。该戏剧四部曲将发生于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反殖民斗争搬上舞台,极大鼓舞了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的民族解放运动。西方文学与非洲文化的巧妙结合赋予其戏剧别具一格的美感和艺术特色,开启并奠定了加勒比地区的史诗戏剧特色。塞泽尔的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