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听并不遥远的回声--对90年代'个人化写作'诗学话语的反思

来源 :重庆师范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OU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人化写作这个话题既诱人,也是一个陷阱.前者指的是个人化写作的内涵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促使笔者写作的动机愈加明朗、坚定;后者指的则是它即刻引人追问:谈论90年代诗学为何要提到个人化写作?什么是个人化写作?其魅力何在?等等.该文站在跨世纪的制高点上力图对上述问题进行一次较全面而又深入的阐释.该文所追求的是一种严肃的现代诗思,但即使如此,它也不可能是解开个人化写作魅惑的一把"万能钥匙",而只是对其发展到某一阶段上所作出的属于个人性质的总结.
其他文献
纪实文学在新时期的勃兴是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的崛起与发展不是一种偶然出现的文学现象,对其进行定位、定性、成就、问题的研究,作出客观的审美评价和理论概括,具有一定的必
该文主要以汪曾祺的短篇小说作为考察对象,从作品的思想主题和艺术形式两方面入 手,对他进行整体性的深层次研究,凸出他的小说在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该论文立足于中国传统生命哲学、西方存在主义哲学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从多维的理论视点出发,对新时期小说中的死亡形态书写进行了全面的观照与详实阐析,目的在于系
介绍了一种将LonWorks和L-PLC技术应用于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方案以及利用新型MiniEVK工具进行开发的方法。该方案选用低压电力线作为传输介质,以PL3150芯片为核心设计智能
文章从三部分论述了张炜的小说创作.一、从该文创作与运思方式互动的角度,论述了张炜小说创作与思维方式的关系,以及伴随运思方式的转换,该文内蕴的提升.二、从文化守望者自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史上,郭沫若研究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且在30、80年代出现过两次研究的高潮。许多前辈作家、评论家和学者在这一研究领域都做出了有开拓意义的巨大贡
该文从本雅明的美学思想中抽取出"世术技术"理论作为论题,在反握其技术概念宽泛涵义的基础上,指出在本雅明的理论中技术是边接艺术与社会的中介,是完成其社会批判的武器;进而
王西彦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步入文坛的,作为一名现帝主义作家,他一方面受到左翼文学的影响,其作品带有一定的宣传鼓动性;另一方面他又始终坚持从生命的角度、人性的视点来审
学位
最伟大的人乃是那期望不可能之事的人。——克尔凯郭尔追求一种完美以切近天造的至善,也许会被人讥为虚妄、不切实际,但这种虚妄、这种怀想人们却一直坚持着、追求着,从未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