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故事”中的南朝吴歌传统——汪曾祺小说的古典文化意蕴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邮故事是汪曾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打开文坛新风气的一系列短篇小说,文风冲淡平和,笔调雅致,内容多涉及家乡的故人往事,洋溢着自然和谐的人性之美,评论界就其中名篇《受戒》、《大淖记事》、《异秉》等不断深入研究,可谓说不尽的高邮故事。本文试图将汪曾祺生长的一方水土作为起点,将历史上的南朝吴歌与高邮故事进行对照,因为两者有许多共性,在笔法、内容、思想精神等方面含有继承关系。评论界目前已有学者发现吴越文化对汪曾祺创作的影响,本文将更进一步,用更细化的方式来研究汪曾祺书写高邮故事的传统笔法和世俗化的思想感情,并涉及创作的历史背景,发现其中的哲学内涵,作为对汪曾祺小说读法上的开拓。将高邮故事和南朝吴歌做以对照是非常有趣的,“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吴越民众性情温顺和婉,南朝民歌旖旎多情,宛曲曼绮,无疑都渗透到汪曾祺的创作当中;而汪曾祺也将一些民歌民俗加以雅化,表现在文气较浓的小说风格中,就像南朝吴歌雅化的过程。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前言部分通过总结学界针对汪曾祺小说的研究成果,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方向,并将其价值和意义作以定位。
  第一部分探究高邮故事与南朝吴歌的渊源,从吴歌的起源与发展入手,通过介绍吴歌在中国的发展史,来确定南朝吴歌与汪曾祺的高邮故事更具有对照性。
  第二部分,从写作笔法上,研究高邮故事与南朝吴歌的诗传统,其中包括“和谐”的诗化源头,以及“比赋”开拓的“画面感”。因为吴歌与《诗经》运用了相同的写作方法,都使用了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但比赋与兴的使用大有不同,南朝吴歌和高邮故事运用比赋,通过意象表现意境,在作品中有具体例证。
  第三部分,从写作内容上,探究高邮故事与南朝吴歌创作内容及功用之异同,作品内容包括浓郁的商业气息和开放的感情世界。南朝吴歌和高邮故事都反映了特定时代背景下商品化在城市生活中的表现,但对于奔放的感情的描写则有不同的社会功用,南朝吴歌重展示,而高邮故事则表达了对“非人性”的批判。
  第四部分,从作品所包含的哲学内涵来研究高邮故事与南朝吴歌对儒释道的化用。儒释道在南朝吴歌和高邮故事中均有体现,但两者对儒释道的内涵是选择性的接受。南朝吴歌反映了东晋社会豪富之下的虚无感,高邮故事则展示了十年间对人性扼杀的伤痕。
其他文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承续中华文明,顺应时代要求,在长期的实践中历史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符合人民群众真切需要的必然方式;也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必然成果;更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实际的最好制度安排,具有显著优势,深得人民拥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更需要文化沃土的滋养,更需要筑牢并厚植文化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如何实现农业经营规模化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成为了农村发展的主旋律。本文认为打开农村金融市场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而融资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三权分置”理念,并明确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功能。2016年,全国232个试点县(市、区)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
偷税罪是一种古老的犯罪,人类自有国家起,税收也就随之产生,由于税收的无偿性与个体的逐利性之间的矛盾,少缴税款或企图不缴税款是人们的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有国家和税收产生之日起,偷税与国家的反偷税就一直存在,国家运用国家机器对严重的偷税行为进行制裁也是必然。如今偷税罪已经成为税收经济领域中发案面最广、发案率最高,造成国家税款流失最多的犯罪之一。  本文从偷税罪的起源谈起,讲述了我
学位
破产法律制度历经几百年的变革,如今呈现出清算、和解、重整三种制度各尽其职、相互融合的局面,公司重整法律制度使破产制度己从强制债务人破产清算的特别执行程序,演进为对不能清偿的债务人的一种实体上和程序上的法律救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主要代表国家在进入二十世纪以后都相继修改或颁布了新的破产法,这些破产法无不将帮助债务人脱离困境得到再生作为价值取向。这些国家的立法实践和我国现有国情告诉人们,建立重整制度
学位
居住权制度是源自罗马法的一项古老的制度,其后为大陆法系国家所传承,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判例中也有所涉及,历史已经十分悠久。但是对我国而言,居住权制度仍然是一项新兴的法律制度,在我国的《民法通则》和《婚姻法》中也没有居住权制度的规定,学界研究的历史比较短,至今仍然没有专门的著述问世。笔者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新兴的且争议颇多的题目作为毕业论文的题目,目的在于对于学界对居住权问题的探讨添砖加瓦,同时为物权法中
让与担保,作为一个弥补传统担保制度之不足的制度,在历经“虚伪表示”、“脱法行为”与“违反物权法定主义”等激烈批判之后,终于得到大陆法系各国学说与司法实践的承认。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分析、研究、探讨这一制度,以期使其在我国物权法领域发挥潜在的巨大制度价值。  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让与担保的概述。  首先介绍了让与担保的概念、法律特征及制度起源。让与担保有广狭义之分,本文
学位
本文对行政正义的研究基于现代政治的历史背景,从政治和法治两个视角剖析行政的正义价值,借助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分析方法,梳理行政正义价值体系的基本脉络。权利是行政正义的逻辑起点,也是行政正义的实质规定;法治是对普遍抽象权利的具体落实,也是现代公共行政的一种结构性制度。法治行政在行政合法性、行政合法律性、行政合理性的发展中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行政正义。行政正义是政府以保障和实现公民权利为目的、运用行政权力管理
学位
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在改良派知识分子的自觉推动下,西方文学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家莫里哀作为最早引入中国的戏剧家之一,在中法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下为中国展示了古典主义喜剧的魅力。本文在大量史料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莫里哀在中国早期译介情况的考察,探究其在1886年到1949年这一时期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与译介背后的文化因素。  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章试图从三个方面探
学位
美国现代著名作家大卫?杰罗姆?塞林格自1951年开始其写作生涯,并以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闻名于世。1957年后,塞林格创作了一系列以人物“格拉斯家族”成员为主人公的短篇小说,这些创作是作家后期思想的集中体现。考察塞林格关于“格拉斯家族”的创作,可以看到两个较为突出的特色:一是作品中丰富的宗教元素。关于这一点,目前学界对于其作品从宗教角度的剖析已颇有成就,但更多的是以某一宗教理论作为支撑进行文
安德里娅·利维(Andrea Levy,1956—2019)作为英国第二代移民女作家,一生致力于为牙买加移民寻找自身的历史及在英国生存的道路。在其代表作《小岛》(Small Island,2004)中,利维以其亲身经历和独特的女性视角,以“1948年”和“现在”两个时间维度,刻画吉尔伯特、霍滕斯、伯纳德、奎尼四个鲜活人物的童年经历和生活轨迹。本文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出发,挖掘利维小说中对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