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对跨文化教学的挑战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198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世界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重要和频繁。全球化对跨文化能力教学提出了挑战,特别是在非英语专业的教学当中,文化因素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常常是容易被教育者和学生所忽略的方面。那么,如何才能既兼顾语言教学又进行文化教学以及加强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呢?只有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路。 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经验及对课本所出现的若干文化现象的系统论述,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试图建立一种模式指导英语教学实践。英语作为世界语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外语的英语在汉语语境中的教学,不但要重视语言形式的教学而且要更加注重语言的社会作用。本文指出只有把语言教学和跨文化教学,包括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才是大学英语教学全球化背景下真正的出路。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引言部分,简要概述了研究的内容,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写作目的和文章的结构。第二章文献综述,介绍相关概念及理论。第三章分析了全球化,然后提出了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首先,对辽宁科技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跨文化能力的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并结合第三章的讨论,作者提出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的一些建议和方法。第五章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
其他文献
日用陶瓷产品中“细腻”设计就是对产品设计元素包括形态、功能、材质等进行深入细致的发掘,并且能够合理地将这些设计元素进行整合,满足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的需求,使日用陶瓷
威拉·凯瑟是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其作品《我的安东妮亚》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界的沉潜与升现所形成的循环和人类社会中沉潜与升现所形成的对立、上升运动作为推动
以诠释文本意义为目标的诠释学文学批评,遇到了一个理论的也是实践的难题,即如何实现和判断意义诠释的有效性问题。借用美国文艺理论家赫施的说法,隐藏在文本深处的具有不透明性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
哈特·克莱恩(1899-1932)是美国一位著名现代诗人,1930年美国哥根哈研究基金奖的得主,排在庞德、T.S.艾略特、史蒂文斯、威廉斯之列。克莱恩聪颖好学,在短暂人生中出版了两部诗集:
列宁写于1923年1月的《论我国革命》,是对俄国能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几次论争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机会主义者及其庸俗生产力论的彻底清算。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今天,有人宣
语调是交际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不仅可以消除语法歧义、传达信息,还可以表达说话人的语气和态度。语调在语言交际中重要的作用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语调进行了研究,但
我矿现有PYD1200型圆锥破碎机2台,由于锁紧装置的油压下降,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不能及时将油压提到额定值,时间一长设备锁紧油缸磨损严重,逐渐形成了泄漏,致使油压下降周期也
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是文学史上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得主,国内读者熟悉他是因为他的代表作《愤怒的葡萄》。而他的另外一部小说《烦恼的冬天》,虽然没有像《愤怒的葡萄
自从霍夫斯塔德1980年对跨文化领域进行开创性研究以来,大量的研究者把对这一领域的研究重点放在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上。许多学者延续了霍夫斯塔德的研究成果,将个人主义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