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胡学文小说的意象群及其隐喻功能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TA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学文是中国中青年作家中的领军人物之一,是秉持现实主义风格的中青年作家中的代表人物,是河北当代重要的作家,是河北文学“河北四侠”中的领军人物,在文坛的影响力日益扩大。近年来,学界对胡学文的评论和研究的数量也逐年攀升,在期刊、报纸、会议记录和电子文献中可以找到大量有关他的访谈和创作谈。和以往关注的研究方向不同,本文从作品意象现象入手,对胡学文小说中的意象群进行分析,对意象群的隐喻功能进行挖掘。论文以胡学文的意象群及其隐喻功能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此为切入点,在探究其呈现方式、深层意涵和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对作家笔下别具特色的坝上意象群、“飞翔”意象群、“红色”意象群进行整体关照,探究胡学文意象群书写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和价值。
  引言首先介绍胡学文小说创作概况以及该选题的研究价值;其次,对胡学文的个人访谈、创作主题和叙事特征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简单梳理;接着,指出当下对胡学文小说相关研究中对意象研究关注的空缺点;最后,从意象角度切入,说明意象研究的方法,发现胡学文小说意象群背后的文化关联。
  第一章以坝上意象群为中心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坝上歌声”、“坝上之风”、“坝上守望者”、“坝上意象群隐喻”四部分进行阐述。坝上意象群书写化生活故乡为文学故乡,歌声是听觉意象,“坝上歌声”唱出小人物的酸甜苦辣,展现了胡学文文学故乡的艺术性;风是触觉意象,“坝上之风”建构了冷硬肆虐的坝上之风与性侵之间的微妙联系,体现了作家的女性关怀和书写小人物的疼痛和苦难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坝上守望者”展现了竭力向上生长的百态人生图,用一批坚守者凸显了坝上草原文化的刚劲和韧性,也突出了中华民族坚守的精神和意志的主题;“坝上意象群隐喻”是胡学文精神故乡的再现,用文学故乡的生命体验建构了独特的精神世界。
  第二章分析胡学文的“飞翔”意象群,主要从“人的‘飞翔’”、“物的‘飞翔’”和“‘飞翔’意象群隐喻”三部分入手。飞翔意象是向上的生命哲学诉求,“人的‘飞翔’”是超越苦难的抗争,是精神层面的飞升;“物的‘飞翔’”是自由和力量的彰示,寓意着一种梦想崇拜,是生命意识的自我超越,是胡学文展示底层小人物生存困惑主题的艺术符号;“‘飞翔’意象群隐喻”是对抗生存焦虑的姿态,包含着一种有意味的哲学色彩,展现了底层的人性演变。
  第三章分析“红色”意象所具有的意涵,以作品中出现的核心“红色”意象群:“红灯笼”、“红月亮”、“红房子”、“血梅花”以及“‘红色’意象群隐喻”五个小节展开。“红色”是一种色彩意象,具有多种指向的生命内涵;“红灯笼”是照亮灵魂的物质载体,彰显了理想与人自然天性中美好的矛盾撕扯;“红月亮”是城市异己者自我狂欢式的生命体验,胡学文使月亮这一文学意象在文学观念的变化中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体现了更多的现代性意蕴;“红房子”是施害者和受害者同体的阴暗性的空间见证,是一种限制和禁锢,亦是囚禁的代名词,囚禁人本身,也囚禁灵魂;“血梅花”是民族大义下的红色理想和血色灵魂,打通了胡学文个人想象与历史时空之间的秘密通道;“‘红色’意象群隐喻”展现了多样的夹缝下的生存者。
  第四章从意象群功能到主题着手,从前三章的意象总体特征中找出意象群深层意蕴的共性,指向胡学文的精神世界。首先分析物质和精神双重困境的生存困惑,揭示生活的真相,展示城乡的精神困顿是胡学文努力探寻的重点;其次探讨执拗的生存意志体现的生命张力,丰富的生命力内涵使这些生存困境下的弱者反而显得无比强大;最后揭示胡学文的人文关怀彰显的生命诗学,胡学文照亮底层人生存状况的同时,也给现代人的精神困顿予以慰藉,试图唤醒读者心中的正义感和底层关怀,指出胡学文意象群独特的精神文化意蕴。
  本文从研究客体,即胡学文的小说文本出发,对胡学文小说中的出现的典型意象进行分类整理;探究以坝上意象、飞翔意象、“红色”意象为线串连起的意象与胡学文作品主题精神的关系,将意象群书写进行由表及里的拆分阐释,分析每个意象群的深层意涵和审美体现;利用社会学的方法对人物的生存状态进行剖析;利用心理学的方法对人物的心理进行阐释,多角度、全方位地对胡学文的意象书写进行探讨,归纳意象的隐喻功能对小说主题的呈现。胡学文小说的意象群及其文化隐喻功能构建了垂直的话语关系,体会他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思,构建了小说世界的理想,提供了独特的审视作品的角度。
  胡学文作为秉持现实主义风格的中青年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中体现的价值深度和视野广度一直不逊于同代作家。作家的特色意象在文本中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意味,深深地嵌入到了小说主人公的生命体验与精神世界中,探究其作品意象的深刻内涵和作家的创作价值有助于把握胡学文文学创作的现状与局限,对于了解中国当代青年作家有一定的帮助;除此之外,探究胡学文作品中意象群的独特性及其隐喻功能有助于彰显经典化作品的文学史意义。
其他文献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以下简称《现汉》)是我国国内的一部最为权威的规范性语文词典,其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都很高。释义是一部词典的灵魂,释义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一部辞书的质量,而同义对释在词典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现汉》经多代辞书人的不懈努力,在辞书史上具备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但是《现汉》成于众人之手,其释义还存在着一些小瑕疵,本文基于框架语义学的研究理论,对《现汉》的同义对释进行
学位
近年来,学术界对刘震云的小说研究热度不减,研究领域从语言研究到文本研究,甚至还有影视化研究。刘震云以其幽默的风格和反讽色彩在文坛上有着很大的影响。他的作品于荒诞中见真实,同时也贯穿了沉重而灰暗的悲剧性,又让他的作品于幽默中见悲凉。从早期作品的书写苦难和营造悲情再到后期作品的荒诞叙事和孤独呈现,体现的是作者的人文关怀意识,其荒诞不经的文本里还包裹着作者的思辨以及对人的存在和人的价值定位的思考。  “
学位
本文以洪深在1930年代的电影创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社会题材和女性题材两类,通过对洪深在1930年代电影创作的分析,确立洪深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贡献。  论文的绪论部分,介绍1930年代的时代面貌和电影界的发展状况,并概述学界对于洪深电影创作和洪深电影理论批评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论述社会题材电影创作,按照表现方式分为暴露和嘲弄两种,分别梳理其基本创作情况,在此基础上概括该类别电影的创作特征,
学位
严歌苓(1958-),华裔旅美作家。迄今为止,她创作了 24 部长篇小说,14部短篇小说集与若干散文随笔与剧本等文学作品。作为一名女性作家,严歌苓在创作中一直致力于为女性发声,而小说在其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相对于其他体裁的作品,严歌苓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人物形象,揭示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边缘地位,推动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更好地发出了女性自己的声音。因此,本论文以严歌苓的小说为研究对象,
学位
《晚明短篇白话小说中的明代州县官吏叙事》主要探讨的是晚明短篇白话小说中涉及到的州县官吏的生存情况,小说呈现出了不同于正史所记载的州县官吏的真实生活状态。论文除绪论之外,主要从小说涉及的州县官吏日常生活及职能等方面入手进行全方位的探讨,便于读者对州县官吏的日常生活面貌有更充分的认识,同时,小说中描写的州县官吏的日常生活情态也为我们认识明代基层管理者的真实面貌,了解地方社会生活提供了比较有参考价值的内
学位
J.M.库切(John Maxwell Coetzee,1940——)南非时期小说中的战争书写广泛且深刻,战争是库切小说研究中被忽视的重要方面。论文以库切南非时期的四部重要作品《幽暗之地》《等待野蛮人》《迈克尔 K 的生活和时代》和《铁器时代》为研究对象,探讨库切战争书写的独特性。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归纳了库切及其作品简介、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价值、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论述
学位
成中英在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本体性特质以及西方“问题美学”背后呈现出的本体失落的危机的思考基础上,开启了美学研究的本体论视角,他的美学思想可以概括为“美在本体”。  本文从四个部分对成中英的本体美学思想进行分析。第一章主要分析本体美学提出的历史背景。在本体论被消解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成中英将美学研究的重心转向对美学“本体论”的研究,并且重建这一“本体论”。他所说的“本体论”来源于中国《易经》中的“本体
学位
昆山方言属于吴方言区,与北方地区的汉语方言相比,该方言的三字格固定语具有自己的特色,很有研究价值。本硕士论文选择这一课题作为研究课题,在详细调查语料的基础上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全文除绪论外分为两章,第一章研究昆山方言三字格固定语的结构和句法功能等问题,第二章研究昆山方言三字格固定语的韵律问题,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结构类型看,昆山方言三字格固定语有ABB型和非ABB
学位
在中国传统语境当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贤母教子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多以一个因素、一个段落、一个场景进入到戏曲、小说当中,点缀着纷繁多样的戏曲故事。  元代至明代早期,戏曲中的贤母教子故事多以保守、中正为特点,展现着贤母的封建家长形象,一些作品甚至成为儒家伦理道德的传声筒,政治教化色彩较为浓厚;明代中后期,受当时特定的政治、经济、学术文化等多方影响,社会掀起反理学、反道学的思想解放
学位
本文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双音节名词比喻义释义为对象,从双音节名词比喻义释义模式、◇+配例与《国语辞典》的异同等方面对双音节名词比喻义释义加以研究,探讨释义模式,为语文词典、辞书的编纂与比喻义研究提供可信的资料。全文分为六章:  第一章《绪论》,对《现汉》(第7版)双音节名词及名词释义和学界对于比喻义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详细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意义与研究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