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型城市群PM2.5浓度遥感监测与时空变化特征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_ant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群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形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及地区经济提升的重要力量,城市群内部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远高于其他地区,对城市群内部的PM2.5进行研究,可为缓解城市群PM2.5污染提出针对性意见,并为健全城市群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体系提出科学依据。本文选取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作为研究区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分析四大典型城市群PM2.5浓度的时空分布格局,探讨各类因素对PM2.5浓度的影响,并对四大典型城市群的PM2.5人口暴露风险进行评估,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PM2.5浓度遥感反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四大典型城市群近18年来的PM2.5浓度年际变化趋势相似,城市群内部PM2.5浓度较高的年份主要集中在2006~2008年和2013~2014年两个时间段范围内,并在2017年出现短暂上升趋势。比较而言,京津冀城市群的PM2.5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群,而珠三角城市群的PM2.5污染程度较低。(2)对PM2.5浓度遥感数据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得到了四大典型城市群PM2.5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空间集聚特征,结果表明:四大典型城市群近18年来的PM2.5浓度高值区域大都分布在城市群内的平原地区,山地地区的PM2.5浓度相对较低。同时京津冀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的PM2.5浓度空间集聚特征明显,高-高值区域分布较为集中。(3)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植被对四大典型城市群PM2.5浓度的影响,并通过植被类型数据探讨不同植被对PM2.5浓度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四大典型城市群的PM2.5浓度受植被影响明显,其中成渝城市群的PM2.5浓度受植被的影响程度最大,而植被类型是决定影响程度大小的关键因素,针叶林和阔叶林等乔木植被类型对PM2.5的抑制和吸收作用明显高于其他低矮植被类型。(4)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结合气象插值数据与各项社会统计数据,研究气象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对四大典型城市群PM2.5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大典型城市群PM2.5浓度主要受降水影响,因为各城市群的气候条件不同,各城市群的次要气象影响因素各有差异。在人类活动方面,除珠三角城市群外,其他三个城市群的PM2.5浓度与人口聚集程度联系最为紧密,珠三角城市群的PM2.5浓度主要受当地的经济水平影响。(5)在1km×1km空间分辨率上,综合人口格网数据和PM2.5浓度数据,对四大典型城市群PM2.5人口暴露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四大典型城市群中,成渝城市群的PM2.5总体人口暴露风险较大,长三角城市群的PM2.5人口暴露风险高值区域分布较为广泛,同时各大城市群的PM2.5人口暴露风险极危险区主要分布在各城市的主城区,该现象最为明显的是京津冀城市群的北京市、长三角城市群的上海市、珠三角城市群的广州市和深圳市以及成渝城市群的成都市与重庆市,同时各区域的PM2.5人口暴露风险空间分布格局会随着人口的流动产生变化。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城市燃气管网规模日益庞大。然而,由于城市燃气管网运行环境极其复杂,危害影响因素较多且燃气管网事故频繁发生,对人身安全、城市生态、社会经济等造成极大危害。故如何科学、有效地分析城市燃气管网节点的重要性并进行管网风险评价已成为管网风险研究、安全科学、城市建设规划等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该研究对城市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随着GIS
学位
为筛选出提高香茅草(Cymbopogon citratus.)青贮品质的青贮添加剂,本试验以广东香茅草为原料,分别添加50g/kg糖蜜(Molasses),10~9cfu/kg乳酸菌(LAB)和50g/kg糖蜜+0.1mL/kg乳酸菌混合(MIX),无添加为对照组(Control)。每个处理3个重复,室温贮存60d后开封,分析青贮饲料的品质。结果发现,相比于对照组,糖蜜和糖蜜+乳酸菌混合处理组广东
期刊
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与优化,对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双赢途径之一。大凉山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同时也是大小凉山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重要组成部分,且大凉山区资源丰富分布区域与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存在高度重叠。大凉山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对于缓解区域生态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矛盾具有
学位
汉源县地处川西高原与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四周群山环绕,中部河流深切,地势起伏较大;处于亚热带山地气候区,降水集中于6~9月且强度大;区域受构造运动影响较为强烈。复杂的地形和构造以及强降雨等因素的影响,为汉源县地质灾害的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汉源县地质灾害的评价工作对其区域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区域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特别是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此为基础,利用GIS空间分析
学位
冰雪是冰冻圈的主要组成成分,在全球水循环、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和人类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全球气候波动性变暖,冰雪普遍处于退缩消融状态,随之衍生冰崩、冰湖溃决、泥石流等一系列自然灾害。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研究冰雪变化规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何准确高效的提取冰雪信息是冰雪变化监测的基础。基于多光谱遥感数据开展冰雪信息提取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但多光谱数据波段少、光谱分辨率低,冰雪信息细节丢失严重,
学位
试验旨在研究甲酸和乳酸菌对构树青贮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将切碎的构树设置3个处理,对照(CK,5mL/kg鲜重(FW)蒸馏水)、复合乳酸菌(LAB,2×10~7CFU/g FW)和甲酸(FA,5 mL/kg FW),在室温条件下青贮60d,测定营养指标、发酵指标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显示,与CK处理相比,FA处理显著增加了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与CK和LAB
期刊
金沙江上游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阶梯过渡陡变地带,是我国战略性水电基地。该区内山高谷深,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频发,对区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基础设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对此地区开展滑坡风险性评价是国内学者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本文以金沙江上游川藏河段作为研究区域,分析滑坡危险性以及易损性,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滑坡风险性。对金沙江上游开展滑坡风险性评价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参考,具有现实意义。论文以斜坡单元作为
学位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数据获取平台不断增多,影像分辨率也不断提高。无人机遥感平台具有机动灵活、现势性强和节省人力物力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地理国情监测、卫星遥感验证、农村规划建设等领域。无人机高分影像的地物分类是无人机遥感数据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精确、快速地提取地物信息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及时、可靠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面向对象分类作为当前主流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比基于像素的分类方法更能充分利用
学位
我国低山丘陵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但是,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危害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对人类生存的土壤带来了严重威胁。论文基于景观生态学、环境地球化学、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相关原理,以位于长江经济带上游的典型低山丘陵区(渝西地区)为实验区,从地表景观格局的宏观角度出发,利用地表景观类型、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应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分析景观格
学位
土壤是生态环境赖以存续的基础要素,土壤侵蚀作为典型的土壤退化问题,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和国土资源的质量,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大宁河流域土壤侵蚀控制和治理事关生态安全,研究土壤侵蚀规律是解决当地水土流失的关键一步。研究大宁河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有利于土壤侵蚀修复工作的进一步落实,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随着GIS的发展土壤侵蚀研究逐渐深入,结合GIS自身的技术特点创建适宜的土壤侵蚀模型,对土壤侵蚀进一步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