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乙醇脱氢酶基因及乙醇在蚕体内的代谢分析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deqian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醇(alcohol)是酒的主要成分。摄入体内后,乙醇分子经口腔、食道、胃、肠等器官很快进入血液循环,并被迅速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进行代谢。胃和肠道吸收的乙醇经血液循环进入肝脏,约95%的乙醇在肝脏代谢,研究表明到达肝脏的乙醇主要通过乙醇脱氢酶(ADH)氧化系统代谢,在此过程中乙醇脱氢酶是重要的限速酶之一。乙醇脱氢酶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型金属酶,在各种生物不同组织中广泛表达,可逆催化各种醇类和醛类的氧化反应。研究显示机体对乙醇的代谢与其乙醇脱氢酶活力密切相关,且血液中乙醇浓度也与乙醇代谢动力学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测定生物的乙醇脱氢酶活性及血液中乙醇浓度了解生物体对乙醇的代谢情况。目前,哺乳动物乙醇代谢研究的比较清楚,果蝇由于其生活环境中通常包含乙醇,正丁醇,正丙醇,异丙醇和甲醇等,在乙醇代谢方面的研究也较多。家蚕是鳞翅目的模式昆虫,乙醇代谢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以家蚕(Bombyxmori)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对乙醇的代谢情况。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家蚕基因组中存在7个ADH编码基因。5龄3天组织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家蚕乙醇脱氢酶编码基因BmADH1、BmADH6、BmADH7在脂肪体高量表达。为了研究乙醇在家蚕体内的代谢,本研究利用直接注射和口器灌喂两种方式在蚕体中添加乙醇,并结合气相色谱及ADH酶活性测定方法,调查刺激后家蚕体内乙醇的代谢及脂肪体中ADH酶活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家蚕脂肪体中BmADH1、BmADH6、BmADH7基因在56%(v/v)乙醇注射处理后表达上调。酶活检测结果表明乙醇处理后1h脂肪体中的ADH酶活性会显著升高。气相色谱分析显示,家蚕体液中的乙醇会快速转化为乙醛。表明家蚕在受到高浓度乙醇刺激后,通过上调ADH编码基因的表达来增强ADH活性,使其参与乙醇的代谢过程,以保护蚕体免受高浓度乙醇的伤害。
其他文献
N-亚硝基二甲胺(NDMA)是一种强致癌的物质。微污染原水氯化消毒及强化混凝条件下,氨、氯(氯胺)及PDMDAAC同时存在,构成了NDMA生成的潜在条件。但是,我国在与NDMA消毒副产物形
认识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细胞侵袭转移和耐药等特性的影响,可为肿瘤的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目前,对于认识肿瘤微环境有以下两个研究热点:一、胞外基质分子与水凝胶材料复合用
介孔材料作为一个崭新领域,以其独特结构性质吸引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在过去的十五六年间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以介孔二氧化硅的发展最为迅速,其合成方法多
山东省农科院泰安市分院园林研究所,集名、优、奇、特花卉苗木的研究、开发、推广为一体,下设泰山植物园工程公司和泰山植物园苗圃等单位,园林所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0人,其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