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频特征分析的HEVC帧内预测自适应算法的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mlazy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前所未有的方便和快捷,而视频凭借其直观高效等优势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视频采集、图像显示等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则推动了高清以及超高清视频的应用,这也对视频传输和存储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最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应运而生。在上一代视频编码标准的基础上,HEVC针对各个编码模块作了许多优化和改进,引入了更多前沿的技术,在保证视频编码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可将编码视频的比特率降低50%左右,将视频压缩的效率提升了一个层次。然而,如此高效的编码压缩性能,是以大幅增加编码时间复杂度为代价而实现的,这严重阻碍了基于无线移动通信的各类实时视频应用的推广。因此,研究如何有效降低编码时间复杂度同时确保优良的编码质量成为视频编码标准中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而帧内预测作为视频编码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是视频编码的初始环节,在整个视频序列的压缩编码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针对HEVC帧内预测过程的快速算法研究成为视频编码领域中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视频编码标准的发展历程及其整体框架,对HEVC标准的编解码框架和相关关键技术作了简单介绍。然后针对HEVC帧内预测过程作了详细介绍和深入研究,针对该过程中导致编码时间复杂度增加的原因作了详细分析。最后对简要对比分析并总结了近年针对HEVC帧内预测过程的快速算法研究情况。针对HEVC帧内预测过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种视频图像复杂度特征及编码参数的快速自适应判决算法。该算法针对视频本身的特征及HEVC帧内预测的编码结构,提取了多种图像复杂度特征及编码参数作为初始变量,在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高效的编码单元及预测单元复杂度分类模型。针对被判决为图像简单的宏块,算法执行提前结束该编码单元继续划分的策略;针对被判决为图像复杂的宏块,则执行跳过当前宏块模式预测过程的策略。该算法有效地对编码块进行了复杂度判断,减少了不必要的帧内预测环节,在降低帧内预测过程的编码时间复杂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实验表明,该算法在较好的确保编码质量及编码码率的条件下,可降低60%左右的HEVC编码时间。本文针对HEVC帧内预测过程的快速算法合理利用了被编码视频本身的图像信息及编码协议本身的结构信息,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图像编码块的复杂程度作了较为准确的判断,有效优化了帧内预测的编码块划分过程,最终取得了较好的视频编码效果。因此,该算法对视频编码相关研究及基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实时视频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发展,卫星导航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人类的生活中。导航应用环境的多样性,对导航接收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具备高灵敏度、适应高动态以及多星座兼容等等。
自然场景中的文本广泛存在于道路指示牌、广告牌、车牌、各类仪表等场景中。字符检测与识别日益成为计算机视觉和文档分析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问题。然而自然场景中文本的检测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一种高分辨成像雷达,能够实时成像,其原理是通过脉冲压缩技术采用匹配滤波,实现距离向高分辨率,利用合成孔径技术通过雷达载体的
体绘制是计算机三维可视化的重要技术之一。体绘制采用直接处理、整体合成的方式,绘制出含有多种信息的高品质的三维图像,适宜于人们对体数据进行全面综合的观察和分析。目前,在
由于微波成像技术的全天时,全天候的特点,它在民用和军用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在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和技术突破。雷达波束照射方向与传
共形阵列是新世纪阵列天线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的应用将对相控阵雷达、隐身战机、移动通信基站、卫星通信等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由于共形阵空间结构的复杂性,传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近几十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其在各行各业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医学诊疗中,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疾病得以在术前被发现,从而为患者带来了
学位
分布式MIMO雷达作为一种新兴的雷达体制,在隐身目标探测,目标参数估计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将分布式MIMO雷达应用到机载平台下,利用战场上的多部机载雷达实现协同探测,提高
近年来,网络中存在大量用户对汽车的讨论信息,而据调查统计,超过60%的购车用户会通过汽车论坛等渠道了解汽车信息,且该渠道更是超过“亲友介绍”成为消费者最信任的口碑获取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