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克雷伯菌对氯己定的耐药机制、分子流行病学及交叉耐药性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了解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5月间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并检测菌株对氯己定的耐药性,为临床有效控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和合理使用氯己定消毒剂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肺炎克雷伯菌对氯己定产生耐药的可能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为有效预防氯己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出现提供理论依据.
  3.研究诱导氯己定耐药肺炎克雷伯耐药菌株对临床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改变,并探究其与抗菌药物交叉耐药的机制.
  方法
  1.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5月间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株并对菌株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标本来源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Vitek(R)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检测;通过琼脂稀释法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对氯己定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2.对25株氯己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外排泵抑制试验.在加或不加外排泵抑制剂羰酰氰间氯苯腙(carbonylcyanidemchlorophenylhydrazone,CCCP,10μg/ml)情况下,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菌株对氯己定MIC值的变化.若在加入CCCP后菌株的氯己定MIC值降低≥4倍,则判定外排泵抑制剂CCCP有抑制作用,外排泵表型试验阳性;采用PCR方法检测外排泵基因cepA、qacE、qacΔE1.
  3.采用RT-qPCR法检测其中6株氯己定耐药菌株(4株同时携带cepA、qacE和qacΔE1,2株仅携带cepA基因)外排泵基因cepA、qacE、qacΔE1的表达情况.
  4.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25株氯己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分型.
  5.选取同时期分离的3株常用抗菌药物及消毒剂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FK1891、FK2114、FK2138),通过体外多步诱导氯己定耐药,并检测其稳定性;应用琼脂稀释法检测诱导前后菌株对临床常用药物的敏感性变化;对3株氯己定诱导后产生的黏菌素(Colistin)耐药株进行黏菌素耐药基因pmrA、pmrB、phoP、phoQ和mgrB基因的突变情况检测.
  结果
  1.2015年1月~5月间临床分离的332株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44.6%,148/332),其次为血液(16.0%,53/332)、脓液(10.2%,34/332)、尿液(9.3%,31/332)、创面(5.1%,17/332)、引流液(5.1%,17/332)以及其他标本包括导管、敷料和脑脊液等(9.6%,32/332).332株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均对氨苄西林耐药,对呋喃妥因耐药率较高,对其他抗菌药物尤其是头孢替坦、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厄他培南的非敏感率较低,对氯己定的敏感性较好,共检出25株耐药菌株,耐药率为7.5%.
  2.25株氯己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在加入外排泵抑制剂CCCP(10μg/ml)前后的氯己定MIC值均降低4倍以上.氯己定抗性基因cepA、qacE和qacΔE1的携带率分别为100%(25/25)、40%(10/25)和40%(10/25),其中10株氯己定耐药菌株同时携带上述三种外排泵基因.
  3.6株氯己定耐药菌株的抗性基因表达量均不同程度高于非耐药对照菌株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
  4.MLST和PFGE结果显示,25株氯己定耐药菌株分别属于19种ST型和各种不同脉冲型.
  5.3株肺炎克雷伯菌株(FK1891、FK2114和FK2138)在经过氯己定诱导后,黏菌素的MIC值均从0.25μg/ml增加至32μg/ml,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无明显变化.PCR结果显示,FK1891、FK2114和FK2138经诱导后,均发生了PmrB氨基酸突变,3株菌都存在L82R和R256G突变,此外,FK1891诱导菌株还存在L344P突变.而pmrA、phoP、phoQ和mgrB基因均未发生改变.
  结论
  1.本院分离的332株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对临床常见的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对氯己定消毒剂的敏感性较好,共筛出25株氯己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2.本研究发现肺炎克雷伯菌对氯己定的耐药性与cepA、qacE和qacΔE1外排泵基因的高表达密切相关.
  3.25株氯己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株间的同源性较低,不存在克隆传播和暴发流行现象.
  4.本研究发现体外诱导氯己定耐药菌株的黏菌素MIC值明显升高,提示存在交叉耐药性,其耐药机制可能与PmrB氨基酸突变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HCY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作为炎症因子参与血管损伤及血管炎症的早期发病;血管内皮损伤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和关键因素.通过探讨HCY与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和心室重构的关系,干预相关因素达到改善内皮功能的目的,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医疗费用.  方法:(1)选取2017年1
学位
背景及目的:  胃癌是全球第五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它是一种致命的疾病,困扰着近100万人。研究人员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研究致癌和进展的机制,但是关于肿瘤的起始和进展的确切信息基本上仍然是未知的。现阶段,胃癌的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与化疗为主。随着分子病理的深入研究,人们对基因组、转录组、表观遗传及信号通路传导等变化引发疾病的原因愈发关注。探究胃癌易感基因,转录变化,表观改变,信号通路及新的药物靶点是胃癌
学位
学位
期刊
期刊
目的  高血压已成为全球主要的疾病负担,也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然而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能力的下降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尽管一个很小的外界刺激,它也能使一个身体机能衰弱的老年人出现各种功能受害.到目前为止,尚缺乏能够预防或有效延缓老年人衰弱的措施.因此,迫切需要深入了解导致老年人衰弱的致病因素.人类肠道中有大量的微生物群,它们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最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
学位
背景:新生儿听力异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出生缺陷性疾病,中国2006年第二次残疾人调查结果统计显示,听力残障者是仅次于肢体残疾的第二大类疾病,我国耳聋患者共有2780万人,占残障人总数的33.52%。耳聋主要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引起,其中遗传因素高达60%。目前国际上将耳聋分为非综合征型耳聋(Nnon-syndromichearingimpairment,NSHI)和综合征型耳聋(Syndromich
学位
目的  通过收集先天性肌无力综合症(CMS)家系患者的临床信息和生物样本,研究临床表型与致病基因之间的关系,构建基因型与表型关系谱,为临床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参考。  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康复科确诊的CMS家系。患儿是一名3岁1月的女孩,自2岁3月开始出现走路步态不稳,易摔倒,患儿系G3P2,父亲46岁,身体健康,母亲46岁,常有四肢无力,尤其前臂明显,不能走远路,感冒时
Micro-RNA(也称为miRNA)是长度为20-25bp的非蛋白质编码RNA,其主要是通过抑制其靶基因的mRNA降解,导致翻译效率的变化,从而起到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表明,许多miRNA在乳腺癌中异常高表达,并对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包括乳腺癌转移过程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与相对应的癌旁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miR-27a水平显著增加。在前期的研究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