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诱导电荷电渗漩涡效应的颗粒分离机理及实验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254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微流控领域,颗粒分离技术在解决需要重要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提取有潜力的藻种细胞以解决能源危机、筛选尺寸确定的氧化石墨烯小球以开发高性能的电子器件,分离病变细胞以进行疾病诊断等。在实际情况中,样本的状态是复杂多样的,如目标藻类细胞与其它藻类细胞共同生存,并且容易发生粘连和聚集;氧化石墨烯小球尺寸多样,并且其它参数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需要灵活可靠的分离技术去解决上述的难题。在用于分离技术开发的各种原理中,如声波辐射力、光辐射力、磁场力、介电泳力、离心力、漩涡等,漩涡技术由于其非接触、离散颗粒等特点,成为解决上述难题最有潜力的方法。但是目前基于漩涡的颗粒分离技术是通过设计特定的结构产生漩涡进行颗粒分离,在解决上述难题时存在无法灵活调整、适用范围窄等局限性。因此,科学家非常期待利用可以灵活调控的漩涡去开发新的颗粒分离技术去攻克上述难题。诱导电荷电渗(Induced-charge electro-osmotic,ICEO)漩涡的强度可以通过改变电场的幅值、频率和溶液电导率进行精确调节,并且ICEO漩涡的形貌可以通过改变电场的分布和悬浮电极的形状进行重塑。这些优势使得ICEO漩涡在状态复杂颗粒的分离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因此,本论文从这一点出发,针对基于ICEO漩涡技术进行颗粒分离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具体如下:从双电层充电动力学和Maxwell-Wagner界面极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不同形式的颗粒样本在ICEO漩涡中的极化特性和受力情况,通过耦合电场、流场和重力场建立了ICEO漩涡进行颗粒分离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颗粒在ICEO漩涡中的运动轨迹,以及电压参数和颗粒属性对颗粒的运动轨迹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了对称和非对称ICEO漩涡分离不同密度和不同尺寸颗粒的过程,揭示了基于ICEO漩涡的颗粒分离机理,为后续的颗粒分离实验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设计并加工了微流控装置去激发对称和非对称ICEO漩涡,并搭建了基于ICEO漩涡颗粒分离的实验系统。研究了对称ICEO漩涡对颗粒电动平衡状态的调控规律。在证明对称ICEO漩涡在颗粒分离方面可行性的基础上,研究了该方法在分离不同尺寸和不同密度颗粒方面的性能,并研究了流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接着研究了非对称ICEO漩涡对颗粒电动平衡状态的调控规律。通过分离4μm二氧化硅和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颗粒研究了非对称ICEO漩涡在基于密度差异颗粒分离方面的性能。接着通过分离不同尺寸酵母细胞验证了非对称ICEO漩涡在基于尺寸差异分离方面的性能。最后研究了溶液电导率对ICEO漩涡分离效果的影响。通过将对称ICEO漩涡演变,提出了基于渐远式对称ICEO漩涡分离方法,克服了细胞粘连和正介电泳(Dielectrophoretic,DEP)力的影响,实现了对正介电特性颗粒的分离。操纵4μm二氧化硅和不同尺寸的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颗粒验证了该分离方法的灵活性,通过研究液滴在ICEO漩涡中的运动行为,验证了ICEO漩涡操纵大尺寸颗粒的适应性。基于对纳米颗粒电动平衡状态的参数调控,利用渐远式对称ICEO漩涡方法分离了500 nm PS和600 nm的铜纳米颗粒,并证明了该分离方法的可行性。基于对小球藻细胞电动平衡状态的参数调控,利用该分离方法从多种藻类细胞中提取了高油脂含量的小球藻细胞。又利用该方法分离了中性油脂含量较高的卵囊藻细胞,提取了单核卵囊藻细胞。通过调节工作参数,利用该方法提取了特定核数的卵囊藻细胞,为获取高质量的中性油脂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将非对称ICEO漩涡的演变,开发了倾斜悬浮电极阵列以激发循环非对称ICEO漩涡,克服了单周期分离的局限性,实现了多种颗粒的同时分离。为了证明循环非对称ICEO漩涡的适应能力,根据流场分布,研究了两种模式下颗粒分离行为:不同和相同电动平衡状态的颗粒分离。在验证不同电动平衡状态颗粒分离可行性的基础上,研究了电压幅值、频率、流体流速和样本含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在证明相同电动平衡状态颗粒分离的可行性的基础上,研究工作参数对分离效果影响,成功地实现了三种颗粒的同时分离。基于对氧化石墨烯小球在ICEO漩涡中迁移特性的表征,实现了多种尺寸的氧化石墨烯小球的筛选,并研究了电压幅值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此外,通过调节筛选参数,实现了纳米尺度的氧化石墨烯小球的筛选。该研究工作提供了一种连续的、非接触的多种颗粒同时分离方法,有效降低了制备尺寸均匀的氧化石墨烯小球的成本,并且该方法可以直接拓展到其它应用材料的分离研究中。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依靠科技和技术创新,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了从仅追求增长速率到关注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在此背景下,一批新创企业,如蔚来汽车、拼多多以及宁德时代等,作为突破性创新的排头兵,逐渐在市场中崭露头角,展示出独特的竞争优势。相较于成熟企业,新创企业作为处于初始阶段的企业,往往具有强劲的创新动力,但其资源劣势的属性又会制约其创新行为。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和商业界对新创企业的创新创业
学位
钙钛矿材料作为一类可调的介质材料其结构与性能研究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对于钙钛矿材料的研究也是多维度的,包括体块、薄膜和纳米颗粒等等。体块材料在机电耦合领域具有显著优势,而晶体由于具有良好的均一性和高透明度使其在光学调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明确并且普适构效关系的高性能光学调制材料一直是研究者们迫切需求的。对于光学调制材料而言,其电光系数直接影响其器件化参数。钽铌酸钾(KTa1-xNbxO3
学位
Pb(Mg1/3Nb2/3)O3-Pb Ti O3(PMN-PT)基弛豫铁电材料因具有优异的压电性能和机电性能,故在超声换能器的制作中被用作为关键材料。自发极化是铁电材料具有的固有属性,且自发极化相同的区域形成畴结构,因此电畴结构与铁电材料的电学特性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PMN-PT基弛豫铁电材料的电学特性和畴结构,对于深入地理解畴结构对介电弛豫特性、压电性能和结构相变行为的作用机理以及高压
学位
自2017年“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以来,大数据与传统政务服务的融合实现了数据价值的涌现,有效满足了政府职能转变和公民需求,但也为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源与能力的不足促使政府在政务服务供给中广泛引入互联网企业,以期借助互联网企业的优势,实现大数据对政务服务的赋能作用。达成预期目标的关键在于“合作治理”,即政企以开放共享、平等互利为理念,通过资源、技术和能力的有效整合,实现政务服务数据价值共创共享的
学位
红外辐射是指波长介于太赫兹和可见光波段之间的电磁波,通常包括三个重要的大气窗口区域,分别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波段。与工作在其他波段的器件相比,红外光学器件在军事、生物医学、农业环境、航空航天上有丰富的应用前景。传统的红外光学系统需要组合多个器件,且系统中的结构是分立的,功能是特定的。这类器件存在结构复杂、灵活性小、尺寸大等诸多问题。超材料的出现从根本上开辟了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新机制。针对不同的
学位
电致变色是一种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材料的光学性质发生可逆变化的现象,其中无机电致变色器件因制备工艺简单、循环稳定性好和耐候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研究。无机变色器件分为五层结构:透明导电层、阴极电致变色材料、电解质层、阳极电致变色材料、透明导电层;其中电解质作为离子储存和传输层在器件的变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无机电致变色器件中使用最多是基于H+和Li+的电解质。但是,在变色过程中H+会侵蚀变色薄膜,
学位
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AI)的重要应用成果,激光雷达(Lidar)是自动驾驶环境感知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机械式Lidar,MEMS扫描式Lidar具有小型化、易集成等优点。但是,MEMS Lidar在应用中也显现了一些困难,如扫描角小、分辨率低、降雨环境的成像质量差、测距范围小等。MEMS阵列是解决和改善这些问题的选项之一,相对于单镜,MEMS阵列在控制光束、激光成像等领域的应用效果更佳。因此
学位
淡水资源严重短缺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难题。利用可持续能源应对淡水资源不足这一挑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利用光热转换材料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用于海水蒸发以获得淡水展现出了可观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实际应用面临两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1)已报道的光热材料往往成本高、合成复杂、蒸水性能不足,急需研发低成本、高性能的光热转换材料;(2)尽管研制的光热蒸发器在去离子水中表现良好,实际应用到海
学位
未来电力系统将是以可再生能源电源为主力电源的新型电力系统。而风能和太阳能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是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能源形式。因此,本文所研究的新型电力系统特指以风电和光伏电源为主要可再生能源电源的电力系统。风电和光伏发电具有以随机性和间歇性为基本特征的不可控性。随着风电和光伏在电网中占比的逐渐增高,现代电网正在用越来越多的不可控电源平衡随机性负荷。新型电力系统将面临严峻的功率平衡问题。因
学位
新一代半导体材料SiC具有宽禁带、高临界击穿电场、高导热系数和高饱和电子迁移速率等优良电子特性。与传统Si基芯片相比,SiC基芯片可以降低器件能量损失,缩小器件尺寸,还可以满足现代电子通讯技术对高温、高压和高频等恶劣条件的新要求。因此,SiC在5G通讯、新能源汽车、高速轨道交通、新能源发电和智能电网等行业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是,SiC较为苛刻的抛光效率和抛光质量要求增加了制造成本,而传统的化学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