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译者“主体性”视角对比研究《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两个中译本——兼评翻译的“忠实性”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cett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作品往往有很多译本。同一作品,往往因多种不同的译本、不同的译语特点而受到不同时代读者的喜爱。尽管《了不起的盖茨比》在文学上价值非凡,在中国自1982年起就有多达16个不同译本,但在翻译研究领域却长期受到了忽视。为填补这一空缺,本文以当前最流行的两个译本(巫宁坤和姚乃强的译本)为范本,从译者主体性视角对其进行对比研究。   本文以“译者主体性”与(法国学者Amparo Hurtado Albir提出的)“忠实”为主线,对两个译本从翻译风格、对话、比喻和象征的翻译层面进行对比,通过对译者翻译过程的分析,找出译者采取不同翻译策略背后的原因,以此评析译文是否忠实,译者主体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   本文旨在对影响两译者主体性的主客观因素以及所选策略的效度进行描述性研究,尝试阐述随着时代的变化,中文译本应该根据读者的需求相应变化,因此对两个译本的孰优孰劣将不做出评判。  
其他文献
新闻是人们了解世界一种方式。人们通过新闻可以知道很多国内外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事情。该研究关注的是报纸上新闻报道。新闻话语反映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它承载了意识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有关语言习得的理论也层出不穷。在这多元化研究理论
语码转换作为不同语言接触的一种自然结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引起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如今已然成为语言研究的重点。大量的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语码转换做了细致研究。根
斯珀伯和威尔逊于1986年发表著作《关联性:交际与认知》,认为:语言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其交际过程以明示性为向导,于新、旧信息之间进行,同时交际者动态的认知语境不断地在实际
本文是以隐喻性认知理论为视角,对翻译思维过程进行的一次较系统性探索。   现代隐喻理论也已不再把研究重心放在其修辞功能上,而是将隐喻看作一种概念现象来探讨其工作机制
目的了解2004~2007年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接受外照射的剂量水平。方法按照《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的要求,采用热释光剂量方法监测。结果4年人均年剂量为2.28mSv,人均
词义是语言中变化最明显、最频繁的因素,语言学家认为每个词义都构成了典型与边缘之间的连续体,因而会导致词义的含混与模糊,所以一词多义现象一直以来都是传统语义学的研究热点
杰克·伦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文坛的杰出代表。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写作并活跃于各类社会活动之中。他是一名作家、一名新闻工作者、还是一位社交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满足新的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要求,国
作为一种“商业语言”,会计英语在现代商业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自中国加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以来,会计英语的使用和翻译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论文运用了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