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单原子电催化剂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7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催化能源转化和存储技术在减少CO2的排放量、获得高利用价值的化学燃料和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设计和发展性能优异的电催化剂是实现能源转化的当务之急。单原子催化剂不仅实现了100%的金属原子利用率,还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因此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化学反应。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CO2在二维材料上的催化反应性能,包括Mo Se2负载的过渡金属单原子(TM@Mo Se2)和金属卟啉(MPP)催化剂,此外,我们还深入探索了反应环境中的离子(Cl-、Na+和S2-)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在原子尺度上,深度阐释了CO2电催化反应的内在机理,为设计高性能CO2催化材料的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TM@Mo Se2单原子催化剂的CO2还原性能。单一的Mo Se2材料的电导率偏低、催化活性中心少,导致其反应效率低下,不利于电催化还原反应的进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结果表明,Fe、Co、Ni和Cu掺杂能够成功激活Mo Se2的惰性表面并调控其电子分布特性,提高电导率。通过计算TM@Mo Se2上的CO2还原反应选择性及自由能垒,发现这类材料的还原产物均为CH4,其中负载在Mo Se2的中空位置和Mo原子上方位置的Cu单原子催化材料能够在较低过电位下进行还原反应(η=0.486 V和0.487 V)。研究结果表明,TM@Mo Se2非常有希望成为贵金属催化剂的替代品,为实验合成高催化效率单原子催化剂提供指导作用。2.研究了金属卟啉单原子催化剂的CO2还原性能。金属卟啉因具有与酶相似的结构和功能特征而广泛用于催化反应中。Mn、Fe、Ni、Cu、Mo、Pd、Ir和Pt过渡金属原子能够与卟啉环结合形成稳定的配合物。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具有不同的电子结构特性,这些具有不同金属中心的卟啉基单原子催化剂在CO2还原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催化特性。其中,Ni、Cu、Pd和Pt基卟啉催化剂的还原过电位大于1 V,是性能不太理想的材料,Mn、Fe、Mo和Ir卟啉分别能在0.028V、0.271 V、0.529 V和0.675 V的过电位下产生HCOOH。研究结果深入阐述了电子结构变化对反应的影响,促进CO2还原反应催化剂的发展与应用。3.研究了催化位点附近的反应环境对金属卟啉CO2催化性能的影响。将阴、阳离子(Cl-、Na+和S2-)分别引入金属活性位点附近,计算结果显示,Cl-改变了Mn、Fe和Ir基催化剂的产物选择性、Mo基催化剂的最佳还原路径,还降低了Ni、Cu、Pd和Pt基催化剂的反应过电位。而后通过对生成物为HCHO的Mn、Fe和Ir基催化剂的进一步研究发现,Na+和S2-的掺杂也会改变其CO2还原选择性。计算结果证实,这些离子会改变金属中心的电子结构与化合价,导致还原反应过程受到极大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为实验上设计促进CO2还原反应的电解质组成提供理论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高镍三元材料LiNixCoyMnzO2(x+y+z=1,x≥0.6)具有高比容量、环境友好且成本低等优点,但存在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较差等问题。为了改进材料的上述缺点以满足更高的商业化要求,需要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并对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本文采用梯度化混锂工艺合成不同锂配比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研究了配锂量对材料晶体结构、颗粒形貌、粒度分布、价态变化、相变演化及电化学
据统计,我国每年的交通事故导致人员死亡的数量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其中,行人、骑脚踏车者和摩托车驾驶员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很大比例。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内部的乘员约束系统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车内乘员的被动安全保护措施相对较为完善,然而同为交通道路的使用者,行人以及二轮车骑行者并没有得到较全面的被动安全保护。故本文针对车外行人以及二轮车骑行人员,提出一款可以穿戴的安全气囊系统,在上述人员与汽车碰撞过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智能汽车轨迹跟踪控制技术日趋重要。本研究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子课题,对智能汽车轨迹跟踪与避障控制进行了研究。针对中高速大曲率工况下,智能汽车轨迹跟踪精度和稳定性急剧下降的问题,本文采用线性时变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建立了轮胎侧偏角和横摆稳定软约束,保证轮胎处于线性稳定范围内,从而提高轨迹跟踪的精度和稳定性。考虑到模型预测控制计算量大、实时性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
车辆自主导航算法是当前智能车辆领域研究热点,传统车辆自主导航系统高度依赖于GPS位置信号。然而,在现代军事化环境作战场景下,由于信号干扰等因素,往往难以获取准确可靠的GPS信号;同时,由于信号干扰,车辆难以实时获取前方道路可通行性信息,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环境下的导航需求。因此,实现车辆在无GPS复杂环境下的自主导航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车辆自主导航算法,为无GPS复杂环
智能车辆技术能够实现车辆自主操纵,使驾驶员的双手从复杂的驾驶环境中得到解放,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减少交通拥堵等情况的发生。而路径跟踪则是智能车辆实现其智能化行为的重要环节,同时,对规划的路径进行准确且稳定的跟踪是实现智能驾驶的基础。本文对智能车辆路径跟踪控制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建立适用于低速工况的二轮车辆几何转向模型,同时建立考虑动力学特性的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基于二轮车辆几何转向模型对纯
由于化石能源的开发,传统燃油汽车的尾气产生许多环境污染物。电动汽车具有无污染和低噪声等优点,是解决资源匮乏和温室效应问题的重要途径。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诸多优点,例如效率高、体积小等,被认为是替代汽油机的绿色动力源。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inite Set-Model Predictve Control,FS-MPC)因其高性能、快速动态响应和强鲁棒性而成为一种流行的控制策略。同时,它易于建立模型,
高性能纤维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及体育防护用品领域,剪切增稠材料与高性能纤维材料结合制备的材料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利用复合纤维材料研制的抗冲减振装置对大型土木工程来说,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外部冲击损害。剪切增稠胶(Shear Thickening Gel,STG)具有很好能量吸收效果以及抵抗变形能力;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 Polyethylene,
近年来,伴随制药行业飞速发展,环境中制药废水污染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全球各流域均能检测到不同程度的抗生素污染,水体中不断蓄积的抗生素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危害。与传统氧化、降解等水污染处理技术相比,吸附法由于经济环保、操作简单等优点成为最切实可行的药物污染治理方法之一。本文基于二维类石墨烯型薄层氮化硼(BN)纳米材料,通过调变合成方法和条件,构建了三种高吸附性能的掺金属氮化硼基纳米复合材料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为推进国家铁路建设与保障线路安全运营,各种智能监测设备层出不穷,其中以激光雷达最为热门。相较于其它类型的监测设备,以激光为信号载体的激光雷达能够更好的实现监测功能。传统激光雷达大多是基于车载自动驾驶应用而开发,注重高刷新率与超远距离大视场角,对细节辨识需求不高,这显然不太符合铁路监测的需求。通过设计一套可行的机械结构实现高分辨单线激光雷达三维扫描,可以改善传统激光雷达纵向角分辨
由于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包括轮毂电机、控制单元、传感单元等被安装在有限的轮毂空间内,具有高度集成特性,路面冲击、振动、电机温升、逆变器死区等因素不仅会导致位置传感器产生灵敏度变差、温度漂移等问题,配置机械式传感器还增长了电机的体积、系统成本与故障率。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不需要位置传感器完成转子电角度与电角速度估算的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对轮毂电机的在线参数辨识和无位置传感器策略展开了研究。首先,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