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热式气流-喷动床跨域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tf_phoe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流管和喷动床是流态化干燥技术应用的重要方式,已经遍及能源、化工等各个行业。油页岩作为重要的能源物质,其干燥方式及干燥装置开发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气流-喷动床组合干燥的喷动床部分环隙区气固两相间接触差,环隙区内气固间的换热效果不佳。为了提高油页岩的传热效率,本文将对气流-喷动床组合干燥进行优化设计,得到内热式气流-喷动床组合干燥装置。本文结合实验与Fluent软件对气流-喷动床跨域流动特性进行研究,经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发现:当床层高度为50mm时,该装置颗粒运动状态及压降曲线与传统喷动床十分类似;在床层高度为100mm和150mm时,存在一个改变颗粒喷动状态的转变气速;对于150mm床层高度,转变气速是18m/s,在这个转变气速下,粒子开始处于稳定的喷动状态,然后过渡到不稳定的喷动状态,床内流型发生转变,且使压降曲线发生二次突变的转变气速随床高的增加而增加。对优化后的内热式气流-喷动床组合干燥装置跨域流动特性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气流-喷动床组合干燥装置,内热式气流-喷动床组合干燥装置床内颗粒运动更为剧烈,气固间接触良好,热管的加入影响了附近的气体流场,造成了气体的涡流,有利于气固间的换热。随颗粒粒径的增大,颗粒的喷动气速增加,2mm粒径颗粒的喷动气速为28m/s~31m/s。由颗粒体积分数随粒径的变化规律可以发现,随粒径的增大,油页岩颗粒分布均匀性降低。对优化后的内热式气流-喷动床组合干燥装置油页岩传热特性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气速下,随油页岩颗粒粒径的增大,颗粒平均温度下降。在2mm粒径下,随高温气体气速的增加,油页岩颗粒平均温度在上升。优化后的内热式气流-喷动床组合干燥装置的适宜操作参数为:静止床层高度100mm,油页岩颗粒粒径2mm,气流管进口气速31m/s。
其他文献
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是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三大主要组成成分,脱除木质素以高效水解利用纤维素及半纤维素为发酵单糖(葡萄糖与木糖)或者高附加价值的产品(低聚木糖,阿拉伯糖,阿魏酸等),尤其是水解半纤维素为低聚木糖对于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生物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由于生物质中所含有的木质素及纤维素结构的阻碍作用,木聚糖酶对底物木聚糖的可及性较低,从而限制了半纤维素高效水解转化为低聚木糖/木糖。本论文利
为了进一步理解华北地区(NC)水溶性离子(WSI)和云凝结核(CCN)特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从2017年5月12日至6月24日在泰山山顶和山底对细颗粒物(PM2.5)和CCN进行了同步观测和采样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直接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目前使用的SOFC依然以H2作为主要的燃料,而SOFC相对于其它种类的燃料电池是“吃粗粮”的燃料电池,其
土壤氮(N)循环是生态系统土壤元素循环的核心之一。氮循环微生物驱动土壤氮循环,其特征影响整个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包括矿化(chiA)、固氮(nifH)、硝化作用限速步骤细菌与古菌的氨氧化(AOB、AOA)、反硝化(nirS、nirK)等,编码土壤氮循环关键过程的关键功能微生物。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可表征土壤氮矿化、固氮、硝化、反硝化过程的潜在能力,氮循环功能基因的研究对氮
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许多道路工程不可避免的要修建在空洞地基之上,或者由于地下水位改变,路基处理不当,填土不实等原因,路基下方出现土洞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在道路运营期,
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风力发电技术快速发展,装机容量不断增大。然而,风电功率具有显著的随机性与波动性,会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供电质量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提高风力发电系统并网功率的平稳性和可控性对于提高风资源利用率,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配置电池储能系统是平滑风电波动,提高其并网友好性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但现有电池储能的经济性尚未满足规模化应用要求,因此,在保证储
近年来,增材制造技术已日趋成为研究热点,并得到各国政府研发部门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各国高新技术战略。通过3D打印制备薄壁圆柱壳构件已经成为一种高效、经济的方式并逐渐应
华蘅芳是晚清翻译规模最大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中最早的翻译委员,无疑成为了清末翻译西方气象著作的中坚力量。洋务运动的时代背景下,以华蘅芳为代表的国内译者重视翻译工作与
改革开放至今,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农村贫困情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把摆脱贫困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任务,党的十九大把
我国的机械制造水平起点低,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有较大差距,生产的零件质量无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了提升中国制造的实力,有学者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逐渐摆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