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un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农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研究的着力点,以资源配置的三大理论为支撑,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系统分析了农地制度对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构建了农地资源合理配置的一般分析框架。参照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现有农地制度下我国农地资源的配置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我国农地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归因分析,提出了我国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原则以及以农地制度的创新和农地配置机制的完善来提高农地资源的配置效率。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由七章构成。 第一部分对本研究的背景及资源配置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阐发,包括第一章到第三章。 第一章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因素,简要说明了本研究四个研究动因、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可能的创新。重点评述了围绕农地制度变迁与农地资源配置利用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土地问题历来是决定民心向背的关键问题,而农地制度的变迁与创新又是农地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根本性前提。 第二章对经济学的永恒主题——资源配置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发。一是对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诠释。二是对马克思主义资源配置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了三大资源配置理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与指导意义,评判了各自的理论局限以及有待进一步廓清的问题。 第三章构建了农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首先,论述了农地的多种特性决定了人类要合理配置利用农地资源。其次,概括了农地资源的多种配置利用方式及配置利用多元化的必然性。再者,提出了农地资源配置的三大主体概念,并考量了各自配置农地资源的影响因素。最后,以制度经济学为理论依据,构建了农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分析框架。 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部分。对中国农地资源配置利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包括第四章到第七章。 第四章对我国建国后农地制度变迁的路径及农地资源的配置绩效进行了评判。一是简要分析了农地制度变迁的动因、农地制度变迁的成本、两种主要的农地制度。变迁方式及其特征、农地制度变迁与农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过程。二是对土地
其他文献
一、地理环境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人类文化的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地理环境是文化形成发展的基础,这个基础不仅仅是指地理环境为文化发展提供空间,更重要的是文化
近10年来,在国际资本高度流动和国际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成为国际金融体系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拟从分析盯住汇率制度无法维持的现状入手,研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渠道对企业其他经营决策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作用。随着经济体制的改变,工商企业之间的关系逐步由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市场交换关系,渠道的作用更加突出
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传媒生态的变革,传统的新闻编辑室工作模式必然转向人工智能的深度参与。但人—机关系的高度交互性不可避免地滋生技术伦理争议,一边是技术主义的赞歌,一边
<正>在网络娱乐快速繁荣、流量红利见顶的大背景下,有声书既能满足人们利用碎片时间快速获取知识或娱乐的需求,又能让人们疲劳的双眼得以解放,并形成与各类视频产品有差异化
设计了一个以TMS320C6711数字信号处理器为主处理器,以FPGA为协处理器,并辅以采集、输出功能的系统.给出了系统中各部分的原理框图,分析了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及信号流向.提出了一种
目的:比较莫沙必利与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21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中文里所称的“汉语”指的是“中文”这个区别于世界上其它语言的语言体系——即“Chinese”,与之相对应的是“Japanese”、“English”等。有趣的是,日语
通过针对瓯江流域为代表的南方红壤丘陵区低丘缓坡地建设模拟实施多类型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综合措施等),采用径流小区法进行观测、实验以及对比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水处理行业产生的污泥量大幅增加,给生态系统、社会环境均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传统污泥处理处置手段的弊端日益显现,污泥资源化再利用成为污泥处理行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