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低浓度乙醇作用前后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活性及胞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生存素(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探讨乙醇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低浓度乙醇对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利用Giemsa、吖啶橙和Hoechst33342三种染料对乙醇作用后的细胞进行染色,观察乙醇作用后HepG2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鉴于AFP和Survivin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了乙醇作用前后HepG2细胞内AFP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相应的吸光值减小,说明hepG2细胞活性随乙醇浓度增加而降低。在乙醇不同作用时间点6h、12h、24h、48h细胞的活性变化存在差异,乙醇作用12h和24h后细胞活性降低程度最大,6h时细胞活性受乙醇影响最小,48h次之。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未经乙醇处理的肝癌细胞的细胞伸展性很好,充分贴壁。2%乙醇处理后,部分肝癌细胞的贴壁性减弱,但是大部分仍具有很好的细胞伸展性,但经过乙醇24h作用后更多的细胞失去贴壁性。4%乙醇处理后,一半以上肝癌细胞细胞贴壁不充分,皱缩,且在乙醇作用24h后呈现明显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细胞膜出泡,凋亡小体出现。6%-10%乙醇作用6h后,所有肝癌细胞失去贴壁性皱缩变形,10%乙醇作用后的细胞皱缩程度更大,但均无凋亡形态学变化。Giemsa染色显示,低浓度乙醇(2%ethanol)作用hepG2细胞24h后,细胞的形态学表现与对照组(未加乙醇)基本相同,细胞体积变化不大,胞质均匀,细胞核无浓聚、边缘化和碎片化。4%浓度乙醇作用24h后的hepG2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细胞体积缩小,胞膜出芽并有凋亡小体存在。HepG2细胞经6%-10%乙醇作用后,细胞体积变小,细胞膜破裂,有细胞坏死特征。吖啶橙及Hoechst 33342染色显示,经4%乙醇处理24h的肝癌细胞出现了细胞核固缩浓染,呈环状、碎块状或新月体状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正常细胞的细胞核为弥散均匀的圆形或椭圆形荧光。免疫细胞化学结果发现,未经AFP一抗、survivin一抗孵育的hepG2细胞免疫组化结果呈阴性,经AFP一抗、survivin一抗孵育的呈阳性,蓝紫色,且均为细胞胞浆内表达,经4%乙醇处理的hepG2细胞胞浆内AFP、Survivin蛋白的表达均减弱。结论:低浓度乙醇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在4%浓度乙醇作用下,可发现肝癌细胞凋亡及肝癌细胞胞浆内AFP、Survivin的表达减少,提示乙醇可能通过减少AFP、Survivin的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并在某些信号途径的共同作用下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